>>> 2004年第4期
品读山水
作者:李盛仙
的确,中国人早已把山与水人格化,使它成了托志言情的对应物。所谓“有容乃大唯山水”,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寄寓了多少贤达仁人的豪情与壮志、希望与感慨。每当吟颂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时,总令人不禁对中华民族的山山水水肃然起敬。
山与水各有各的性格:山,高深博大、志存高远;水,灵动柔变、随波逐流。山的哲学意味着正直;水的哲学意味着机智。山的性格是耸立挺拔,青云直上;水的习惯是迂回曲折,缓缓渗透。山是静止的书,因此读山能懂得什么是持之以恒;水是流动的情,所以读水会悟出什么叫稍纵即逝。不过,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在不同人的眼中,便有了不同的风采。比如,同一条剑门山路,在李白是险阻:“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陆游那里,却变得清秀可亲:“此身合似诗人来,细雨骑驴入剑门”。又如,同一个洞庭湖,在孟浩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气势逼人;在李白却是“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变得温情可人。
有山脉的地方,必然有河流的芳影,五指山和万泉河,喜马拉雅山和雅鲁藏布江,巴颜喀拉山和黄河、长江,大兴安岭和黑龙江,阿里山和日月潭……。在我国东西南北到处有名山大川,都有山拴着水,水牵着山,山水总是相偎相依、缱绻缠绵,都有让我们达到大智大仁境界的良师益友。
山水是宇宙中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象静穆庄重的仁者;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智者则涉水而行,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这就是山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的根本原因。人们通过品读山水,可以悟到世界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置身山水,寄情山水,感悟山水。
古人早就读懂山水可以怡人心情。汉代辞赋家枚乘《七发》中:“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他已把山水当成治疗楚太子毛病的良药。明代大才子袁宏道说过“青山可以健脾”的话。青山可以静心,山水是剂好药,这种对山水的热爱,是切身之感,是文人独有的感悟。
是的,山水风光中蕴藏着许多哲学命题,孕育着无限的诗情画意。乍入其间,你会感到山水永恒、生命永恒,让人心扉洞开,领悟到伟山丽水那特有的和谐与真诚。尤其是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丛中的都市人,有机会去徜徉山水之间,更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清新。碧波荡漾的湖水使人们心静气平,雄伟高山的险景胜地,又使人们振奋。有人将山水归纳为形态美、色彩美和听觉美。游山玩水所进行的山水审美过程,可以获得心灵深处的愉悦,而这种愉悦则是陶冶性情的最好的精神养料。山水是大自然为人类专门创造的一部过滤带或者清洗机。人们一旦进入山水,过滤了私心与杂念,荣辱可以皆忘,同时清洗了应该清洗的东西,比如浮躁、烦恼、不平……。愿我们走近山水,亲近山水,纵情山水,探索无尽的山水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