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4期
盈盈清气 拂拂春风
作者:劳 勗
王冕(?—1359),字元章,号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煮石山农、饭牛翁等。浙江诸暨人。他的祖上在宋代曾做过大官,但到他这一代,已是一贫如洗,靠务农为生。然而,他自幼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虽家贫牧牛,但却常入学舍听诸生诵读,据说,有一次失牛返家,被父亲责打后,晚间又跑到庙里坐于佛膝藉长明灯看书,可见其对学习的渴望。其学画荷花的故事还进入过近代学生的课本,可惜我们至今没有发现过他的一幅荷花图。年幼好学的王冕,被会稽韩性闻知,录为弟子,广涉诗文经史,研习兵书,遂成通儒。他年轻时也曾热衷功名,颇具抱负,惜心怀济世安民之志,身历险山恶水之途,屡试进士不第。于是周游南北,体察民瘼,阅尽世态炎凉,绝意仕进,终归隐于九里山,植梅千株、桃杏数百,以务农、卖画为生。明朱元璋(太祖)攻克婺州,招入幕府,授咨议参军,不久病卒。纵观王冕一生,不失贫苦劳农根本,独怀孤高嫉俗性情,这在他的诗、画上有明显的表现。
墨梅画法,有宋一代先有华光长老(释仲仁)的水墨晕染法,继有逃禅老人(杨补之)的圈法,“其瘦处如鹭立寒汀,不欲为人作近玩也”(《冬心画梅题记》)。王冕正是继承了这一传统而更多创造。一是创繁密画法。前人画梅,多疏枝瘦萼,枝干盘曲,他则创以繁花密蕊,枝干劲直,老干新枝,千花万蕊。二是创破蕊之法,画花须不点英。三是在圈花上,将一笔三顿挫减为一笔二顿挫。他的画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如扬州八家的金农(冬心)、罗聘(两峰)等人所画的梅花,就可以明显看出是深受他的影响的,尤其是罗两峰,可谓得其精髓。
画梅时,枝干要有质感,既有强度又有韧度和弹性,但首要一点,是必须画出清气。铁骨冰姿,斗霜傲雪,清高绝俗,体现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这是人们广泛喜爱梅花与崇尚梅花品格的本源是一致的。不论画疏梅、繁梅,施红、点绿,如果沾上俗气,不管画面如何“热闹”,恐怕都不会是成功的作品。
这幅《墨梅图》,立轴,纸本,高为677厘米,横259厘米,作于至正十五年(1355),上有署款“乙未年春正月朔写于草堂”,是王冕晚年的杰作。整幅画笔墨洗练,笔力遒劲,一气呵成,形神兼备。画面数枝梅花倒垂,风神绰约;满枝繁花,苔枝缀玉,密不透风,玉屑银珠,铺天盖地;烂漫天真,春意盎然,透露出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是他作品“神韵秀逸”风格的充分体现。当您的目光一触及画面,即感到盈盈清气、拂拂春风。枝干交错,层次分明;花朵繁密,着枝不乱。要真正做到“密而不乱,繁而有韵”,没有相当的功力可以说是难以尝试的。
此画洵属神品。作者自题诗五首于其上,足见他对自己的这幅作品也甚称意,这在他所题诗句“门外白云二万顷”、“拍手大叫梅花王”中也透出了一丝信息。他题诗曰:“城市山林不可居,故人消息近何如。年来懒作江湖梦,门掩梅花自读书”。“明洁众所忌,难与群芳时。贞贞岁寒心,惟有天地知”。“……银铛泠泠动清韵,海烟不隔罗浮信。相逢谩说岁寒盟,笑我飘流霜满鬓。……”他在诗中还有“绝怜蜂蝶无知识,争逐残红上下飞”的句子,这不但是咏梅花,也是写自己的境遇、生活和情志。王冕喜写野梅,枝干劲直自然,画梅咏梅,是他体现性格、暗喻旨趣、抒发情怀的最好方式。明代大画家徐渭(青藤)曾题有“孤芳压俗姿”,清人朱方霭则称“画梅须高人,非人梅则俗。会稽煮石农,妙笔绘寒玉”。在这里,画品是人品的体现之说得到了很好的佐证。
从画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书法的严整,朴拙而秀逸,而所钤“王元章”、“会稽外史”、“竹斋图书”等印均为其手刻,诗、书、画、印相得益彰。正因为这幅画有如此品位,所以很多名家,如明朝的徐霖、文征明、唐寅、祝允明、王宠等的和韵题诗已经充满了诗堂、裱边,这不又是这么多古代名家对这幅画的品评、肯定和赞誉吗?
墨梅神品,世当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