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7期
未学太极拳 先明太极理
作者:张晓武
一、阴阳之理
从人体运动的动作习惯上来讲,我们日常生活中,做的都是比较“直”(肢体动作的轨迹有棱有角)的动作。可是,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阴阳太极图”,其中的“阴阳鱼”是呈“S”形的,这就是太极拳的阴阳之理,这就是说,太极拳的手法、身法、步法的动作过程要“圆”(拳式的动作轨迹呈弧形)。拳式与拳式之间的动作衔接也要“圆”。因此,我们要从拳式的外形动作上去逐渐适应,把“圆”的意识深入内心,逐步改掉“直”的动作习惯。当然这对初学者来说是很难的,但是不要着急,我觉得“云手”这个动作,比较容易在演练过程中找到“圆”的动作感受。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开篇明义地指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把阴阳的变化之理定为了太极拳拳式变化的总纲。太极拳拳式动作的“圆”,是表明一阴一阳互为转换,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阴阳调和圆满之意。太极拳式都有左右之分,“左式”为阴,“右式”为阳。左右手“”、“捋”、“挤”、“按”的手法变换,使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的脉络得以打通。左右脚进、退、闪、侧的步法转换,使足三阴和足三阳经的脉络得以疏导。拳式外在手足筋骨(手指和足趾分别为经络的起止点)的开合运动,同时也调理了相应内脏的生理功能,使阴阳之气调和,从而使脏腑之气充盈,气血旺盛。因此说,太极拳套路的演练过程,就是发挥人体主观能动的精神,通过拳的阴阳变化,来实现平衡人体阴阳的目的。无论是内在喜怒忧思情志的太过,还是外在风寒湿燥气候的太过,这些致病因素,都是通过破坏人体阴阳平衡而使人体患病的。故此说,平衡人体阴阳是健康长寿的根本。
二、动静之理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太极拳是外“动”(是指拳式技法),而内“静”(是指人体的心理状态)的拳术风格。拳式动作若“动”的太过,必然脚步漂浮无根,拳技劲力松散。拳式动作若“静”的太过,必然步法迟钝,与彼较技,攻防的招术定错过时间。故而,太极拳,把“动”与“静”辩证地结合起来,使拳式的演练达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的程度,使“动”与“静”相助互补,从而形成了太极拳拳式的匀速运动。拳式的匀速演练节奏,能稳定血压,调和血流量,平和气息。所以,对中老年人来讲,有改善脑血管循环,增强心肌供氧,提高肺活量的生理作用。匀速,是太极拳独树一帜的特点,它最适合日异衰老的中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需要,它是既安全又有效的健身法。
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做的动作都是变速的。我们学了太极拳拳理之后,我们就要改掉变速的动作习惯,逐步服从于匀速的拳理要求。从宏观上来讲,宇宙空间,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是在匀速地自转和公转,我们人体这个小宇宙,其心律也是匀速的。如此来看,匀速运动是极富哲学思想的太极拳理论。随着我们坚持不懈地套路演练,定能体会到拳式如行云流水般宛转,拳式动作的平稳和缓,真正体现出“动”、“静”交融无始无终的理想拳境。
三、虚实之理
在太极拳的拳式动作中,手型手法,身型身法,步型步法,都内含着“虚”、“实”的变化。这里讲的“虚”:是虚灵,而不是空虚;是动作机敏圆滑,擅于走化的技法表现。这里讲的“实”:是充实,而不是僵硬不化的滞实;是动作稳健,很有根基牢如盘石的技法表现。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虽然胳膊粗力气大,但是他们的动作比较僵笨,缺乏虚实的变化,在动作中非常容易失去人体重心。因此,初学者,应在拳式的研习中,逐步学会并掌握人体重心千变万化的“虚”与“实”的转换规律。在拳式的操练过程中,左手“虚”,右手必要“实”;左腿“实”,右腿必要“虚”。拳式动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拳技的运用过程中像不倒翁那样,既敏捷又稳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中枢神经的传导迟缓指挥不灵,骨骼开始疏松,肌肉开始萎缩。因而老年人的腿脚开始笨拙,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脚不灵活极易造成跌跤,而老年人骨质已疏松,跌倒后极易造成股骨骨折而瘫痪,这样,对其健康长寿构成了威胁。可是,太极拳式动作中的虚实变换,使下肢在步型步法的变化中得到一定重力负荷的锻炼,从而改善了下肢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提高了下肢各肌群的力量,促进了脚步的稳固性。通过持之以恒的套路锻炼,逐步就会达到“上虚”(虚灵)而“下实”(充实)的健康状态。从而也就减少了老年人易摔倒的危险,也确保了老年人生活自理的能力。
四、刚柔之理
太极拳的拳式动作虽千变万化,但其都贯穿着劲法。故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讲:“由着熟而渐悟懂劲”。太极拳中的劲法十分丰富,主要分为“刚”与“柔”两大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搬石头、推车、扛重物等,都是用的刚劲,因此初学者对柔劲缺乏了解。拳谚说:“太刚易折,过柔无力”。这也就是说,招式的劲力过于刚猛,就会在搏斗中被敌方所借,而使我方失去重心而跌倒;若招式的劲力过于柔软,就会在搏斗中被敌方紧逼而退让且无还手之机。因此说“刚柔相济”的劲力是最上乘最理想的目标追求。“刚柔相济”之理的具体表现,大家常用“弹簧劲”来形容,这就是说,弹性是劲力达到“刚柔相济”程度的标志。对于劲力的掌握,非朝夕之功,必须在坚持不懈地锻炼中去领悟。太极拳的劲力,单凭套路拳式动作的演练,是不能获得的,必须结合推手、太极球、太极大枪等功力训练,才能使劲力上身,使拳架的手、眼、身法、步敏捷,精神、气、力、功充盈。最终,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到太极拳劲力的真谛。达到《太极拳论》中“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的境界。
“刚柔相济”的劲力原则,不但使、捋、挤、按、采、列、肘、靠等技法水平得以有效提高,而且对老年拳友们的健康也十分有力。老年人的脏腑衰退,血管开始硬化,尤其是心脑血管的硬化更是危险。而“刚柔相济”的劲力,使人体在拳式套路的演练过程中,能确保心脏血液流量的平稳均衡,从而使人体血压保持相对稳定正常,这样就避免了老年人在运动中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我们只有遵循“刚柔相济”的原则去演练太极拳套路,才能收到防治疾病和健康长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