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7期
小儿厌食与泄泻的食疗法
作者:方 煦
小儿疾病中采用食疗的以脾胃疾病为常见,这里介绍厌食与泄泻两个病种,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小儿厌食是指排除外感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出现不思饮食1周以上者。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多因脾胃虚弱,湿阻中焦,运化失职所致。常用的食疗方为生山楂、白扁豆、红枣各30克,加水500毫升,炖成浓汤服用,一天之内服完。方中生山楂开胃消食,白扁豆与红枣健脾运中,一消一补,标本兼治,配合巧妙。且其味酸甜可口,儿童极易接受。如治李某某,男,3岁。肺炎之后,食欲不振,已经2周以上,大便溏薄,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用上方3天后,能主动进食,但量仍不多;续服1周,不但食欲恢复正常,而且精神转佳,肌肤充实,体重亦有增加。
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有因于风寒的,湿热的,伤食的,脾虚的和脾肾两虚的,辨证施治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其中以脾虚引起的泄泻最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采用食疗,效果非常之好。笔者常用的食疗方是取山药粉15~30克,新鲜煮熟鸡蛋1只,去白留黄压碎,先用少许冷开水调匀山药粉,锅中放250~300毫升水烧开,一边倒入调匀的山药粉一边搅动,随即变成果冻状,锅子离火后加入压碎的鸡蛋黄拌匀,并用少许糖调味。待温度适宜,即可服用,每日2次。6个月内的小儿可以调得稀薄一点,放入奶瓶内让小儿吮吸;6个月以上的可以调得稠厚一点,用汤匙喂服。方中山药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开胃的功能,而鸡蛋黄则“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长沙药解》),合用则补气健脾的功效更加强大,脾运恢复,泄泻即止。我的妻子生下儿子后因为手术感染,使用了大量抗生素,几乎没有什么乳汁,只能人工喂养,以牛奶作代用品。由于牛奶中的脂肪团过大,导致儿子消化不良。出现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每日3~7次不等,腹部隆起,面色萎黄,啼哭声低。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反复发作,专科多方医治无效,不得已而自己设法。考虑到《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一个食疗方“薯蓣粥”比较合适,遂决定选用。“薯蓣”为山药的别名,内容即如上所述。不料服用之后,效果奇佳。一天之后,泄泻次数就减少到4次,溏薄程度也随之改善;3日之后,不但大便成形,每日1次,连胃口都有所增加;连用1个月,久治不愈的泄泻终于获得痊愈。
总而言之,食疗对于小儿来讲,既能治病,又没有什么副作用,几乎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治疗方法,尽管它的适应症并不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