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8期

糖尿病是百病之源

作者:王忆黎




  二、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人容易招惹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不仅造成营养障碍,同时也降低了机体抵抗力,因此,很容易发生各类感染。在糖尿病人中,女性的尿路感染颇为常见。糖尿病人患结核的机会较正常人高3~5倍。唐代诗人杜甫也患有糖尿病,他在给友人的诗中写道:“我多长卿病,肺枯渴太甚”。说明他并发了肺结核。长卿,指的是西汉大词赋家司马相如,他也患了糖尿病,司马相如在诗中提到自己肺部病况时说:“肺竭久衰”、“高秋流肺气”,表明他也并发了肺结核。合并结核的糖尿病人大多无明显的结核症状,而且又很容易扩散,尤应引起警惕。
  皮肤是人体防御细菌与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感染非常常见,如疮、疖、痈及下肢溃疡等。另有一种感染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警觉,那就是恶性外耳炎,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该症多发生于3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所感染的细菌常是绿脓杆菌,患者出现耳痛、耳道流脓、发热等状,感染向深部组织发展,可侵犯腮腺、乳突、下颌关节及脑神经。游泳或使用助听器常常是诱因。此外糖尿病也易遭真菌(霉菌等)的感染,这类真菌大多为白色念珠菌;较常见的有会阴炎、阴道炎、皮肤瘙痒与口角炎,其中的霉菌性阴道炎对患者影响最大。
  2糖尿病性口腔病: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可使糖尿病患者口腔发生多种并发症,如牙龈肿痛、出血、牙齿叩痛、松动甚至脱落,口腔粘膜溃疡等。口腔并发症常常成为发现糖尿病的信号和线索。
  3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主要是脑梗塞,以腔隙性梗塞占首位。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人患脑梗塞的几率增加了2~6倍,但脑出血较少见。并发脑梗塞者,常常会使糖尿病加重。
  4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人因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易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皮破损,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脂类沉积形成斑块,又因高血糖和高糖基化蛋白,直接引起红细胞粘稠度增高,形成冠脉血栓而诱发心肌梗塞。
  5糖尿病性眼病:高血糖可以侵犯眼球上的每一个部位,如结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其中以视网膜的病变最为严重。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在10~15年就有可能并发眼病,如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等,而视网膜病变则是糖尿病人致盲的主要原因。
  6糖尿病性肾病:这是糖尿病又一个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往往是决定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这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信号,标志着患者的肾功能将每况愈下。可以认为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人具有特征性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与肾小球肾炎具有较相似的表现,即出现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等。如果出现严重蛋白尿,往往提示预后不良。糖尿病肾病患者如血浆尿素氮超过60毫克/分升以上,其中的多数患者将于二三年左右涉临终末。所以说,糖尿病人一旦并发肾病,便很难逆转。
  7糖尿病性胃病:凡病程超过8年的糖尿病患者,大约有10%的人会发生本病,主要包括胃炎、胃轻瘫、胃潴留等。临床表现有消化不良、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疼痛及胃蠕动功能减弱。糖尿病人本来都有个“好胃口”,如果一个长病程的糖尿病,应当考虑为糖尿病胃病。糖尿病性胃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长期高血糖引起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8糖尿病性肠病:本病是糖尿病所致植物神经病变中的又一个较为突出的并发症。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中,有10~20%的人可发生肠功能紊乱。主要症状为顽固性、间断性的腹泻,其中的1/3患者伴有脂肪泻,多为无痛性腹泻,每日至少3~5次,大便培养常呈阴性。
  9糖尿病性肝病:糖尿病对肝脏的侵犯主要是脂肪肝的形成,因为,在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的情况下,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减少,迫使体内脂肪组织分解,游离脂肪酸明显增加,肝脏内中性脂肪合成亢进,从而促进了脂肪在肝细胞的堆积。脂肪肝无明显的症状与体征,且是可逆性疾病,控制病因可使脂肪肝得到控制和改善,主要是积极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者应同时降脂治疗,伴有肥胖者宜减轻体重。同时要绝对禁酒,对肝细胞有损害的药物要慎用或禁用。
  10糖尿病性阳萎:男性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性功能障碍,常见的表现有阳萎、性欲减退、逆行射精及早泄。据有关资料统计,糖尿病患者的阳萎率是非糖尿病的3倍。这是因为高血糖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男性生殖系统(尤其是阴茎)血流量减少,如再有精神因素参与,往往使阳萎加重。
  1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其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周围神经营养不良。反复发生感染和酮症酸中毒也是诱因之一。所累及的通常为四肢运动与末梢神经。患者开始仅有皮肤感觉障碍,四肢体表远端有蚁行感,进一步发展则有手足麻木,甚至有带手套、穿袜子样的感觉,也有的病人有脚踩棉花胎样的感觉。当周围神经病变严重时,四肢疼痛不堪,令人难以忍受。对此,现尚无确切的特效疗法,唯有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前提下,应用一些神经调节和营养类药物。
  12糖尿病性足痛:本病俗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主要因高血糖、高血脂引起血液的高粘稠状态,使血流缓慢、血液淤滞,组织缺氧,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性和缺血性病变。开始时仅下肢浮肿、感觉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足部受到外伤如烧伤、烫伤、冻伤等,就很容易引起感染,弄不好就会形成下肢溃疡,甚至酿成坏疽,如果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很可能遭受截肢的厄运。由于糖尿引起的下肢坏疽而需要截肢者,比一般病因所致者要高出20倍。故患有糖尿病者,应该重视腿部的保健。
  13其他并发症:除了上面简述的急、慢性并发症属临床较为常见外,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在高血糖的“威胁”中,胆囊、胱膀、肌肉、骨骼、皮肤等均不能例外,如糖尿病患者易致胆结石;由于血糖升高引起膀胱敏感性降低、收缩无力而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的糖尿病性膀胱病(或称迟缓性膀胱);成为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另一种表现的糖尿病水疱病;由于糖尿病引起骨钙含量减少而骨质疏松的糖尿病性骨病;以及由神经病变所引发的糖尿病性水肿,均可以佐证。
  
  三、糖尿病并发症如何预防
  
  俗话说,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既然糖尿病可以预防,那么它的并发症能否预防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见过因保健、预防措施得力,虽病逾廿年而无任何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也见过仅有两年糖尿病史的人,已经因视网膜病变而双目失明的。在此,提出十句话预防措施,供患糖尿病的朋友们参考。控制血糖是关键,防治感染要积极,合理使用降压药,不忘纠正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液流变学,重视清降自由基,常服有关预防药,运动养生不可少,医患两家协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