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9期

话说菱角

作者:范士忠




   深秋,江南水乡,大港小河,菱叶碧绿,菱叶下的菱角,绿里透红,宛如玛瑙翡翠。
  菱角为菱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春末夏初开花,花受精后没入水中,长成果实,即称之为菱角。菱角分家菱、野菱两种。从形状上看有四角菱、三角菱、二角菱和无角菱;从颜色上看有绿、白、红、褐色,称之为青菱、白菱、红菱、紫菱和乌菱。菱角鲜嫩者可作水果,嫩茎可作蔬菜,老菱可煮熟食用,也可风干成为风菱,尤为甘美,愈嚼愈香。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菱角几百种。有千余年种植历史的浙江嘉兴南湖菱角,以高产、无角、壳薄、肉嫩、汁鲜、脆甜而驰名中外。清代诗人朱彝曾有“门外南湖菱角美,胜它风味鸭馄饨”的赞誉。此外,苏州无角“馄饨青”、杭州西湖菱、武昌南湖菱、广州泮塘菱亦是菱中的佼佼者。
  菱角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果肉中含蛋白质36克,脂肪05克,糖24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质。
  祖国医学认为,菱角性味甘凉,具有清暑解热、益气健脾的功效,可治腹泻、脱肛、痔疮、疔肿、胃溃疡等疾病。《齐民要术》载:“食菱耳目聪明,轻身耐老”。《本草纲目》云:菱角“解暑及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随息居饮食谱》曰:菱角“甘平,充饥代谷,……补气厚肠”。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菱角中的β—谷甾醇、菱角甾四烯等有抗癌的奇特作用,对食道癌、胃癌、肝癌、子宫癌患者有益。
  需要指出的是,菱角不能生吃。有的人喜欢生菱的清香味,将生菱剥开就吃,这是不好的卫生习惯。因为菱角上有一种寄生虫——姜片虫,虫体肥厚,很象生姜片,常寄生在人及猪等牲畜的小肠内,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育成囊蚴,人食后会在肠内脱囊而成为幼虫,人感染该虫后,轻者无症状,重者上腹隐痛,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消瘦。所以正确吃法应是用80℃热水烫泡3~5分钟,再剥皮食用。再者,因菱角甘甜性寒,故多食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有腹胀之弊。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菱角作为保健食疗方有:
  痢疾:红菱角晒干研末,空腹服15克。红痢用老酒兑服,白痢用米汤送服。
  胃溃疡:菱角壳120克,加水适量煮30分钟,滤取煎液,每日3次,每次1杯,连服1个月。
  脾虚泄泻:鲜菱角90克,蜜枣2个,共碾成粉,调成糊状煮熟当饭吃,每日3次。
  月经过多:红菱角10~20个,水煮滤汁,加适量红糖,分2次服。
  黄水疮:菱角壳煅灰研末,用香油调敷患处。
  痔疮出血:菱角90克,捣烂,水煎服。亦可将菱角壳煅灰研末,用菜籽油调涂患处。
  胃癌、子宫癌:生菱20~30个,文火煎汤,分2~3次服。
  解酒精毒:鲜菱角20个连壳,捣烂,加水煎,取汁,加白糖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