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9期

吃反季节水果要谨慎

作者:王 云




   甘甜多汁的水果,人见人爱。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各种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有些水果还具有止泻生津、开胃消食的功效。因此,古人在很早就提出了以“五谷为养”的同时还要以“五果为助”。
  食用水果也要讲究科学合理。水果的营养成份与蔬菜相类似,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重要来源,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钙、钾、钠、镁、铜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故属于理想的碱性食品。富含色素是水果的又一大特点,色素能赋予水果各种不同的颜色,使水果世界呈现出一片五彩缤纷,而亮丽的颜色也会告诉人们哪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花青素能使水果呈现紫红色,是水果中的一种重要色素。这种色素能溶于水,存在于水果的果皮和果肉当中,对光、热都较为敏感,一旦遇热可被破坏,而对酸的稳定性强,遇碱则会呈紫蓝色,而遇铁、铝等元素会呈灰紫色。水果中还富含有机酸、醋酸等。由于含有有机酸存在,水果多具有酸味,PH值很低,有利于保护维生素C。而水果中的单宁多存在于未成熟的果实之中,遇铁元素则呈黑色,会影响到其品质。
  现在,冬春之季也有许多过去只有在夏天才能见到的水果,这种被称作反季节的水果,往往买回家后一尝,却根本没有什么水果味,例如市面上出售的一些外观黄亮、个头又大的香蕉,吃起来却有股子生味儿。究竟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许多瓜果市场上出售的反季节性水果是在温室里利用高科技手段栽培出来的品种,但为了便于水果的储藏和运输,果农们常用的办法是把接近成熟的果品提前采摘下来,再在上市销售前用乙烯将它们催熟。我们知道,水果在自然成熟的过程中,一些诸如香蕉、柿子、苹果一类的水果本身都会释放出少量的乙烯来使果实成熟。但是专家指出,如果使用人工催熟的方法,所使用的乙烯必须是微量的,才不致对人体造成危害。而如果使用大量的乙烯把未熟的青果催熟,这样的水果食用以后不但对人体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和水果等种植业中应用较多,一株果树从幼苗到成熟最多可以使用十几种激素。这些激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长大和催熟,同时还具有增加果实产量的作用。人类利用催熟技术使水果成熟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了,只要方法适当,剂量适度就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但是,某些不法商贩却将一些所谓的“催熟技术”应用到水果上,以达到牟利目的。
  比如,有的商贩以低价购买只有七八成熟的香蕉,为了牟取暴利,就在香蕉未熟的表面上抹上一层含有二氧化硫的“催熟剂”,再经过三四十度的炉火熏烤后藏置起来,一两天之后香蕉就会变得颜色金黄、果肉细腻,成为惹人喜爱的“上品”。有的草莓也是在用了这样的催熟剂或其他激素类药物后,生长期变短,颜色也变得更加鲜艳了,只是草莓本身的鲜味却十分寡淡。还有的小商小贩为了改变水果的外观色泽,以次充好,将买来的伪劣蜡打在水果表面,这样做也是对人体十分有害的。
  因此有关专家指出,人们最好还是少买反季节水果,应该按季节购买应季的水果食用。因为应季水果是在自然环境中成熟的,不用催熟剂,也不需要长时间存放,故没有过多的防腐剂,因此食用起来可以相对放心一些。
  倘若要购买反季节水果,建议大家首先要对水果来一番“察言观色”,也就是要对水果观其形、辨其色。尽管那些经过催熟处理的果实表面都呈现出一种成熟的状态,但是仔细观察果皮或其他一些地方,还会给人以不成熟的感觉。如经过催熟的西瓜,瓜皮颜色鲜嫩,条纹浅淡,而瓜蒂发青,而夏季里成熟的西瓜,由于光照充足,瓜皮花色深亮,条纹清晰,瓜蒂老结。
  其次,催熟的水果都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果实的分量很沉。同一个品种、大小也都相同的水果,那些经过催熟或是注过水的水果与自然成熟的水果相比份量要重得多,这一点人们只要用手掂一掂水果,就很容易识别。
  再有就是通过水果的气味来辨别真伪。自然成熟的水果,也就是真正熟得恰到好处的水果都有其特殊的香味,大多在表皮上就能闻到,甜甜的、酽酽的,有些醉人。而如果是经过催熟的水果,不仅没有过浓的果香味,催得过熟的果子往往还能闻得出一股发酵的气味,如注过水的西瓜,就能闻出一股自来水中的漂白粉味。
  综上所述,我们向大家提供了一些如何鉴别反季节水果的方法,因为现在一年四季的水果供应都很丰富,应季的、反季节的水果应有尽有,故而大家还是要擦亮眼睛,科学地选购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