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0期

古代常见的食物中毒及解毒法

作者:哈斯朝鲁




   营养学家、医学家忽思慧在元代宫廷担任饮膳太医期间,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事项,以《黄帝内经》和各家《本草》为理论依据,广采中外医家、烹饪家及儒、道和民间在养生防病、饮食疗法、药物功用、食物利弊等方面的论述或处方,结合自己为皇家监制饮膳的经验,写有《饮膳正要》一书,提出了许多关于人体健康的重要观点。他在《食物中毒》一章中,专谈饮食不慎而中毒后应用何物解之的方法,值得借鉴。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忽思慧继承和吸收了我国古代饮食学的经验,提出了“食物中毒”的概念。据史家考证,“食物中毒”一词即源于此,沿用至今。忽思慧论述了食物对于人体的毒性如何,哪些食物易使人中毒。他说:“诸物品类,有根性本毒者,有无毒而食物成毒者,有杂合相畏、相恶、相反成毒者。人不戒慎而食之,致伤腑脏和乱肠胃之气,或轻或重,各随其毒而为害。”而食物之间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也必然会引起人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和其它综合性的变化。在生活中饮食方面小小的失误或不恰当的食用方法,往往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发生。
  常见的食物毒素有三个来源,即有些食物本身有毒,有些食物食用或贮存时间过长而产生毒,有些食物的成分搭配不当而产生毒。如发酵、发霉、发臭的变质食品,发霉的玉米、花生等,其中包含大量的黄曲霉素,是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含黄曲霉素较多的食物,不仅会发生急慢性中毒,使肝脏纤维变性、出血、坏死,还能诱发肝癌。食用油脂或油脂丰富的糕点、饼干、火腿、香肠等食品,在贮存过程中受到阳光、温度、水分、金属容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进一步氧化成低分子的酮、醛和酸,吃了使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严重者还会肝脏肿大。发霉变质的茶叶含有青霉酸、环氯素、黄天精等多种不同结构的霉菌素,对人体危害很大。再如蔬菜含有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由于盐量不足,加上腌制的时间不够,没有腌透,某些还原菌大量繁殖,使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如果吃了这种没腌透的菜,亚硝酸盐便随之进入血液,将血液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血红蛋白,大大减弱正常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从而出现体内缺氧,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又如鸡蛋表面存在的大量霉菌、沙门氏菌和杂菌,可通过蛋壳毛细管进入鸡蛋内部。据检测,新鲜鸡蛋内带菌率约为10%左右,蛋表面污染的菌可高达400万个,花皮鸡蛋表皮带菌可达几亿个之多。因此,生吃鸡蛋,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病、肠道病和食物中毒。又如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是一种毒性很大的物质,能强烈刺激胃肠系统。成年人一次食入鲜黄花菜1~2两(相当于01~02克秋水仙碱),即可中毒,出现咽干、烧心、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血便、血尿或尿闭。发芽的土豆有极强的毒素,食后可中毒。此外,不合理的食物搭配,也可引起食物中毒。
  
  古代常用的解毒方法
  
  忽思慧提出“食物中毒”后,载述了一些简单而易行的解毒方法:“如饮食后不知记何物毒,心烦满闷者,急煎苦参汁饮令吐出;或煮犀角汁饮之;或苦酒、好酒煮饮;皆良。”“食菜物中毒,取鸡粪烧灰,水调服之;或甘草汁;或煮葛根汁饮之;胡粉水调服,亦可。”“食瓜过多,腹胀,食盐即消。”“食蘑菇、菌子毒,地浆解之。”“食菱角过多,腹胀满闷,可暖酒和姜饮之,即消。”“食野山芋毒,土浆解之。”“食瓠中毒,煮黍穰汁饮之,即解。”“食牛羊肉中毒,煎甘草汁饮之。”“食马肉中毒,嚼杏仁,即消;或芦根汁及好酒皆可。”“食犬肉不消,成嗔胀口干,杏仁去皮、尖,水煮饮之。”“食鱼脍过多,成虫瘕,大黄汁、陈皮末同盐汤服之。”“食蟹中毒,饮紫苏汁;或冬瓜汁;或生藕汁解之;干蒜汁、芦根汁亦可。”“食鱼中毒,陈皮汁、芦根及大黄、大豆、朴硝汁皆可。”“食鸭子中毒,煮秫米汁解之。”“食鸡子中毒,可饮醇酒、醋解之。”“饮酒大醉不解,大豆汁、葛花、椹子、柑子皮汁皆可。”“食牛肉中毒,猪脂炼油一两,每服一匙头,温水调下,即解。”“食猪肉中毒,饮大黄汁或杏仁汁、朴硝汁皆可解。”这些可以参考,值得借鉴。
  当然在现在只要条件许可,发生食物中毒后,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救治,并尽快弄清中毒的原因,以便更好地治疗及避免更多的人发生食物中毒。必要时还应报告当地的疾病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