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1期

书法基础讲座(十一)

作者:徐弘道




   所谓“书法”,不同于一般的写字。字,读过书的人,人人会写,但未必能称作书法。不但能写,而且能符合书写法度,写出来的字生动、活泼、优美,才能称得上基本获得书法之要旨。书写法度,除了笔法以外,最主要的是与结构有关。
  《欧阳结体三十六法》中有“排迭”、“穿插”、“向背”、“相让”、“补空”、“粘合”、“增减”、“救应”、“大小成形”、“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长”诸说,这就给出了汉字结构的基本规范。汉字结构规范是数千年来演变发展所形成的规律,应当认真学习,遵之循之。如今有些人好逆规范而“创新”,其实是不可取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汉字每个字的笔画有多少,整个字必然有疏密之分;而一个字的各部位笔画又有多少,所以也有疏密之异。而结构,就是要考虑到笔画的比例(长短、大小、粗细)、位置及欹正。笔画的粗细当以书写之轻重(毛笔之提按)来加以控制。结构布势总的要求是:比例合度、疏密得当、重心平稳。下面我们来逐一作些说明。
  比例合度。一个字中,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比例,不可每一笔都任意写去,使比例失调,字不成字。如图一中的六个字:“于”字下面一横大致为上面一横的1?郾5倍至2倍,太短、太长都不行;“充”字最后一笔竖弯钩,其横向长度大致控制在使字的底部宽度为上部宽度的2倍左右,如横向长度太短,似人的肢体发育不全,太长,则如一条长尾,徒增累赘;“尘(尘)”字,广字头一撇之高度与内部组分的高度相当;短则无法包裹内部组分,长则也似多余之尾;“宁”字下面丁字部分,其竖钩高度约占整个字高度的三分之一,太短,似被截足,太长,似踩高跷,无法稳健。再如,对字的部分与部分而言,“煨”字,火字旁略小,占三分之一,如果火字尝试要与右边的“畏”平分秋色,则会显得松弛,导致整个字左松右紧;“期”字,左右所占位置相当,如果认为左边“其”比右边“月”笔画多,左边要占得大些(如占三分之二),反而使字左右失衡。所以,学习宜以此举一反三,读帖时要仔细作些分析思考。
  
  疏密得当。①笔画少、形体大的字,宜疏朗,主笔应遒劲、舒放,但须防止松散(见图二)。②笔画少、形体较小的字,笔画宜粗壮。结构虽小,但要写得丰满,以能小中见大(见图三)。③笔画繁多的字,结构要求紧密、调匀,大部分笔画宜写得细瘦一些,以利于笔画间的分辨与透气。这类字的大小仍应控制在规定范围,不能因为笔画繁多,就可以超出规定范围“写所欲写”(见图四)。所以,要求疏密得当,实际是一个“分间布白”的问题,汉字楷书的美学精髓也就是其黑白的分布恰到最佳处。笔画的比例是否合度,是会影响到疏密得当的。另外,还必须要十分注意横画之间、竖画之间、撇之间及点之间距离的均匀性(见图五)。
  
  重心平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笔画的位置及欹正,特别是一些关键的点画(如长一些的、粗重一些的笔画)。关键点画,位置、角度、弧度都要较准备地掌握好,而且要写得挺拔有力,能够起到平衡和支撑作用。如图六中,“侧(侧)”字立刀旁的一竖必须竖直且劲挺,“心”字之卧钩要注意其斜度和弧度(当然,三点配合不好,即使卧钩写得再准确,也是不可能平稳的);“广(广)”字的广字头一撇的斜度、弧度(后半撇微微有点弯曲),使撇刚中带柔)和长度都需细心把握;“道”字走之的一捺便是关键点画;“更”字最后第二笔的撇的方向、弧度和最后一笔反捺的方向、弧度以及两者的交叉位置十分重要;“不”字撇和长顿点必须做到斜度、长度(当然,还有粗细)的基本之致并有对称性,使左右没有偏侧、轻重之感,字便显得稳如磐石了。
  
  汉字的结构,有些是对称的,但大多并不对称。对称结构的字,只要写得挺健、整齐,较好地把它的对称性体现出来,就可能使字达到“重心平稳”(见图七)。但要避免将对称性表现得过死,如镜象一般。更多的不对称结构的字,则要力求使其左右均衡,即做到有变化的平衡,来达到整个字“重心平稳”的目的。这种均衡有两种不同形式:①天平式均衡。字的左右两边笔画、形态不同,但笔画数量较接近,即视觉重量相等。它的平衡点在中轴上,即两边各自的重心到支点(平衡点)所在的中轴的距离(力臂)基本相同,如图八所示的例字。这类字,写的时候切忌左右平头齐脚,要有适度的错落变化。②杆秤式均衡。字的左右两边笔画数量明显不一,即视觉重量不等,它的平衡点在整个字的中心线上,但两边各自的重心到支点(平衡点)所在的中心线距离(力臂)则不等。视觉重量轻的部分力臂长些,重的部分力臂短些,而各自重量与其力臂的乘积(即力矩)却是相等的,这样,整个字仍会取得十分均衡的效果,如图九所示的例字。这类字要注意布置好笔画的疏密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