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清明时节话踏青
作者:石柱国
踏青又名探春、寻春等。照现在的说法,它就是春游。这在我国古代就很盛行。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曾经详细记述了“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盛况。自唐以来,文人墨客对此就有很多描述。大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一诗中则描述了天宝十二年杨贵妃在都城踏青的盛况:“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对于中唐时期皇宫贵族们踏青的盛况,描写得栩栩如生。
宋代踏青之风更加盛行,王庭有诗曰: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情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此诗虽没有直接描写城里人出郊踏青,但所描绘的优美恬适的郊外风光全是踏青人看到的春光美景。
宋人张先在《玉楼春》词中也写道: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瞑,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诗中写出了郊野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妇女们采集花草,到夜色降临时还不想返回的情景。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吟唱的正是杭州人于清明日倾城而出,到西湖风光胜地踏青的情景。
踏青起源于清明的祭祖上坟。上坟即扫墓,原是四时皆可。至唐代才逐渐固定在清明举行。《旧唐书》载称: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敕令云:“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沿,浸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坟,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坟墓例在郊野之外、祭扫之余,自然也就附带着玩赏一番沿途的春景。时日一久,踏青逐渐从扫墓中游离出来,成为与扫墓并列的清明习俗。
北宋画家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汴京豪门巨富出城踏青时的奢华排场。明、清时,苏州居民最重踏青。届时私人园林一概开放,只要向守门人交少许“扫花钱”,即可入内随意游览,“仕女杂沓,罗绮如云”。做小买卖的到处设摊,出售果饼玩具,生意十分兴隆。游兴浓烈者,则上天平、灵岩诸山探古迹,访名胜;或者租舟往虎丘,山塘街上搭满了临时芦棚,售酒卖茶,茶点小吃,供应游人需要。
旧时,人们扫罢墓后,便在野外烧煮饭菜。用泥砖搭成灶状,就地取野草或小树枝作燃料,将带上的小铁锅支在临时的土灶上烧饭。菜肴多为上坟的祭品,待米饭煮好,人们便席地而坐,在野外大嚼起来,被称为野火饭。
现时清明节上坟的人们也仍喜欢在野外就餐,享受春天的大好风光,领略郊外的乡土风情,很有一番“返朴还真”的野味。只是现时的野餐,已不再用烧煮了,主食一般都是自带面包、蛋糕之类,除了上坟的吃食之外,还带上啤酒、饮料等。到时,一张塑料布往野地里一摊,各种吃食放上,人们席地而坐,便可享受一番野餐的无穷趣味了。
踏青可以把你被冬日禁锢了许久的身体,从狭小的天地中解脱出来。现代都市虽然繁华热闹,但呆久了也会令人心烦身疲。若利用星期天或其他假日,或合家扶老携幼,或情人相约、朋友相邀,到郊外田野阡陌,去山涧流溪叠岩,往坡岭树木丛中,去寻芳觅胜,呼吸新鲜空气,荡涤肺腑污浊,聆听松涛阵阵,鸟鸣声声,目睹桃红柳绿,百花缤纷,使人赏心悦目,对陶冶情操,增强体质确是大有好处。
踏青还有助于改善人的睡眠,对那些体态肥胖的中、老年人来说,通过散步、爬山等活动,更可使过剩的能量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
另外,在野外还可得到较长时间的日光照射,可以获得一定的紫外线和红外线,这也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踏青(春游)又是最佳的“健脑素”,它比任何药物如补脑汁、脑乐静、五味子糖浆等等都胜过一筹。因为冬去春来,阳气上升,浊气下降,阳光和熙,柳绿草青,充满了一派生机,加之郊野的环境比较宁静,这些都有利于保护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同时,还会使你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增长阅历,开阔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