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欧书瘦学探微

作者:杜 华




  “书贵瘦硬始通神”,千百年来,这句话在书法界似乎已经成了人人皆知并奉为尊学的至理名言,它一方面说明了清瘦挺拔的书法风格是一种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书家技艺达到炉火纯青时所体现出来的笔力风骨。瘦,在医学中是为饥寒或病魔所困而枯槁憔悴,脂肪减少,身形细弱而难看,是人们所欲避免的,不美的一种表象,而在艺术中,它是自然存在的、人的本能就产生的一种美感。“古道西风瘦马”是一种美,修竹长蒿也是一种美,有的书画各家甚至将自己的名字取为“瘦”字,如尹瘦石等,这确实太具艺术之风韵了。
  瘦劲清寒的书法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学书者若非在学识涵养、技艺水平、道德风貌、思想敏悟等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字来的,它是学书者在渊博的基础上经过日积月累、吸收了“日精月华”才修炼出来的“特异功能”,非常人所能识。达此境界者,不仅睿智过人,而且身体异常康健,心胸开阔而寿比南山。只不过很多年以来,人们只追求这种字体风格的修炼,而在理论上的研究却似乎未有建树。至于说它在对人体养生方面的作用研究就更无人问津了。
  其实,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艺术领域内,以清瘦风格而名垂千古的书法作品自古到今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代的隶书名碑《礼器碑》,就是以瘦劲雄强的风格而成为纤而能厚的流派代表;唐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鼎盛时期,其中以“瘦书”而出名的书家就占了大多数:褚遂良的代表作《雁塔圣教序》等,劲炼钢韧,疏瘦多姿;大书法家薛稷学之字疏瘦而清逸,笔势劲直;欧阳洵险峻峭拔,清瘦绝出;柳公权的字更是瘦劲刚健,“费尽筋骨”,独撑一路书风;大书家李阳冰也是专门以瘦硬古异的书风而著称于世。像王羲之以前的“钟书体瘦”的佳话,无人不传。到了宋代,宋徽宗赵佶学褚后,浸淫颇深,加之敏悟过人而创出“瘦金书”,堪称千古奇人。至于到近代的张裕钊,特别是当代的书法大师启功的瘦长体行书,被时人称为天下第一,开千百年来中华书苑之一株奇葩。而且,这些书法家也都寿限很高,如欧阳洵享年85岁,柳公权87岁,启功现已年近百岁。
  在这些书家中,“瘦法”最为精明、老到,体现在其所有作品中并显示出特大艺术魅力的,当推欧阳洵了。欧阳洵以他敏悟过人的才智和他不凡的身世,再加上他刻苦钻研、广学博收而又敢于创新,因而得玄机,入妙境,采山川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融汇贯通,最终创下了中华文化史上的不朽杰作,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如明代项穆《书法雅言》云:“欧阳洵本亦拟右军,易方为长,险劲瘦硬,崛起峭成”。下面根据欧阳洵的一些代表作品试作分析,以为研究欧书养生学之引玉之砖,并就教于方家。
  一、从楷书来看。《皇甫君碑》:此碑和欧公其他作品相比较,最能代表欧书险劲的风格面貌,为炉火纯青之作,字形瘦而长,斩钉截铁,间架稳固,平中寓险,险而不绝,章法疏朗,空灵透气,其风格正如时人评说:“唐人书尚法,规矩森严,以欧阳洵为最;欧阳洵书瘦劲险绝,以《皇甫君碑》为最”。《九成宫碑》确为欧阳洵书法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也是千百年来楷书中的登峰造极之作,纵观此碑可窥探欧阳洵书法三大艺术特色:用笔峻峭,结体严谨,意态高简。这正如宋释居简《北集》中说:“贞观初,欧虞褚薛以王佐才弄翰,追配二王,谨严瘦劲欧阳绝出,流落天壤间者何限,独《礼泉铭》最为珍玩”。明代陈继儒《眉公全集》中也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二、从小楷来看。《心经》,此帖精严,而又宽展率真,字里行间自在开疏,别有一股瘦冷之秀气。《小楷千字文》帖写得风骨清峻,属绝笔之作,清翁方纲读后称赞:“此千字文乃垂老所书,而笔晋法,敛入神骨,当为欧帖中无上神品”。
  三、从行书来看。《仲尼梦奠帖》,此帖中字线条疾涩瘦硬,挺劲老到,既重碑的厚重质实,又具帖的灵活流动,其结体错落有致,敛纵互补,完全是一派南帖的自然气象。明代杨士奇称它:“真人间绝无仅有稀世宝也”。潘伯鹰先生也推崇:“是最有王羲之笔意的一件作品,帖中欧字险劲本色,结合王字的妍妙,产生了一种新的效果趣味……”《张翰帖》,此帖源出一个动人的故事,加之欧阳洵绝妙的书法,构成精采的艺术品,其用笔轻提外拓,笔画潇洒奇巧,无怪瘦书大家赵佶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唐太子率更令欧阳洵书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
  这里列叙的欧公几件杰作,都是瘦险艺术比较突出的代表,也是最能体现欧公风格的典型,或楷或行,从承继前人到确立一家风骨,都满蕴了书家的孜孜求索,这求索赢得了一路辉煌,这辉煌也表明了“率更独能以新意开辟门径,所以为大家”!(见清郭尚先《劳坚馆题跋》)。
  综上所述,欧体瘦风的成功,在于他努力完成南北派书体的统一;在于他用笔简洁,劲拔有力;在于他结体严谨工整,平正峭劲;更在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卓越建树。关于欧书出类拔萃的瘦险艺术,我们可以从他的著名书论《用笔论》中明显看出:“钢则铁画,媚若银钩”,这是对书法点画的要求,即书写点画既要刚劲挺拔,筋骨雄健,又飘洒俊逸,力遒于婉媚之中。另外从他学索靖书和王羲之的《指归图》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笃学勤奋的高贵精神。
  正因欧书的鲜明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唐至今,滋润了无数的欧氏传人:褚遂良于欧书中吸取营养,柳公权吸收欧书的瘦健,注入柳风。至于杜牧就从中获益匪浅,欧阳通更是恪守家法,而和其父并称“大小欧”;宋代的李建中、蔡襄、米芾、陆游、吴琚等都曾得欧字的真谛。日本嵯峨天皇习得一手好欧字,代表作《李峤诗残卷》明显表露了欧书特有的瘦劲典雅的韵致;日本最大的综合性报纸《朝日新闻》的报头就是用欧字集成的……可见日本人对欧字的推崇之至!
  欧书瘦法之学问,是合乎天然美之意趣的,它是欧公在尝尽生活的滋味后,独撑一叶书法小舟驰向艺海的彼岸,将美的真谛取回来挂在人们心灵深处的一弯新月。唐以后的瘦书风格,无一不是取欧而铸成自己特色的。我们注重欧书“瘦学”的探索和研究,不仅是研究欧体书法之核心,而且对于继承和发展书法的创作、开拓书法美学之途径无疑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嗟乎,欧书瘦若竹,其竹瘦若人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