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方竹亭前吟回文
作者:解黎晴
方竹亭,原名桃川八方亭,为桃花源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湖广右参政陈性学等相继修建,为八面三门四窗砖石结构的古圆亭。亭高六米,墙厚一米,周长二十四米,攒尖屋冠旁的八角飞檐有破空而去之势。亭后芊芊方竹,猗猗滴翠,为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即以此得名。
方竹亭雪白的粉墙、浑厚的亭身和生辉的碧瓦翼然独立于翠竹丛中。入亭仰观穹窿内顶无梁无柱,即使漫步轻语,亭内仍能发出嗡嗡的和鸣,这是声学和美学的高度统一。每当夜幕降临,跻身于方竹亭边,万籁俱寂,月影移墙,听溪水潺潺,钟声悠悠,风来竹枝摩挲,其声如远古遗音,令人神逸飘飘。难怪清代文人唐子木曾忍不住惊呼:“方竹亭前万杆竹,夜来时听隔林钟!”一丛丛方竹不知先于方竹亭多少悠悠岁月,莫非这竹类稀有的品种也是避乱的秦人所栽植的么?那一波波起伏的翠浪,使人顿有隔绝万丈红尘之感。
站在方竹亭前参差错落的百十块古碑,经风雨的剥蚀、青苔的侵袭和绿衣的攀爬,一块块残缺不全的诗碑上字迹漫漶,却呈现出一种古朴悠远的风韵。清陈士本《桃源山中即事》碑唯妙唯肖地描绘了桃花源秀丽迷人的风光:
深山万石拥闲云,碧树高栖白鹤群。
吟句好随红叶落,琴鸣竹里夜香焚。
这首诗倒读则变幻出一副别样的面目:
焚香夜里竹鸣琴,落叶红随好句吟。
群鹤白栖高树碧,云闲拥石万山深。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初武进人,在湖南出任按察副使,分巡郡事。颉云先生描写了自己在桃花源的所见所作,故题为“即事”。他深入到万山之中,看到了一堆堆缠绵怪石的闲云,一群群高栖碧树的白鹤,一片片随风飘落的红叶,夜晚又坐在苍翠的竹林中焚香弹琴,引发了诗兴,吟出了佳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补书陈诗,刻石立碑,字体古雅苍劲,游者多喜摩读。
另一首《武陵道中即景》诗,写得流水行云,把桃花源的风景刻画得一派淋漓:
天连草色一川平,日映红花万树晴。
泉滴洞中山滴翠,烟溪绿袅竹声清。
这诗由桃源道上的景色写到入山的景致,平川草色连天,万树红花映日,洞内石罅流水,山中竹树滴翠,沿溪绿树笼烟,一道清泉奏乐……美妙的仙境尽入回文诗中。
将诗倒读,又是一道绝妙的风景:
清声竹袅绿溪烟,翠滴山中洞滴泉。
晴树万花红映日,平川一色草连天。
翠竹在绿溪的烟岚中摇曳,发出清响,山中青翠欲滴,浓绿染衣;洞内泉水叮咚,赏心悦目。在这惠风和畅的晴朗时节,千万树桃花如绯云笼山,若锦绣依人。平川一望,芳草萋萋,碧色连天。一首情景交融的诗,一幅美不胜收的画,一支余音绕梁的歌。
据说这是一位从武当山云游桃花源的得道高人,眼观武陵风光的别具一格,一时兴发,在方竹亭前泼墨挥毫,毛边纸上便纵横出一首七言绝句,令千千万万的游客驻足留步,细细品赏这风流春秋独步人间的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