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5期
古人谈饮茶情趣摭拾
作者:侯全福
在敦煌歌赋文献中载有一篇十分有趣的文章——《茶酒论》,作者是唐朝人,名叫王敷。该篇采用风趣的对比形式,分别论述了世人对茶酒的不同认识和喜好。茶与酒的性质和功能虽不相同,但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备的饮料。然而,有些人却于茶情有独钟,以为饮茶优于尝酒浆,有清心醒脑、提神怡情的功能,所以自古以来饮茶就成为我国人民饮食的一部分。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连古人也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在古时,它不但是我国中原地区和各少数民族地区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而且早已流传域外。唐代时回鹘人入朝,大驱名马而来,市茶而归。以茶市马的政策在唐朝虽未成为一种定制,但茶马互市的结果对于促进内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王敷的《茶酒论》中也说:“饮茶时尚,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后来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相继开通,茶叶又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那么茶究竟源自何时。据考证,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300年间新石器晚期龙山文化遗址和墓葬出土文物中就有尊、、之类的酒器、茶具等。在我国很早就有神农制茶的传说,据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古籍中记载,茶最初也只是作为药用,然而到了春秋时代已经提到用茶作羹饮。所以,在我国人们一谈起茶的起源都将神农列为第一个发现和利用茶的人。就连唐代陆羽的《茶经》中也说:“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之所以从古到今久负盛名,令多少文人雅士为之倾倒,赋诗讴颂。其主要在于它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所著《食论》中谓:“苦茶久食益意思”。晋代《博物志》称:“饮真茶,令人少眠”。梁代陶弘景在《杂录》中说“苦茶轻身换骨”。唐代被誉为茶圣的陆羽在其《茶经》中也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明代李时珍更是在《本草纲目》中称道:“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水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睡,此茶之功也。他同时代的顾元庆在其《茶谱》中也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茶不但药用价值极优,而其品格也不凡。唐裴汶《茶述》中说:“茶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烹之鼎水,和以虎形,人人服之,永永不厌。”《茶酒论》中也说:“我之茗草,万木之心。或白如玉,或似黄金。明(名)僧大德,幽隐禅林,饮之语话,能去昏沉。”简直把茶的品性形态与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留清香于人间的高洁之性相提并论。
由于饮茶能赋予人们兴奋、清醒、机智,茶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千百年来茶又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被历代文人大加赞赏,并以此来怡情养性,品味人生。被称为诗仙的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他对茶也大加赞赏:“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丽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暴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也未见之,其名定谁传。”他不但对茶的产地大加赞赏,描写入微,对茶的功能更是了如指掌。所谓“根柯丽芳津,采服润肌骨”,是说饮茶后香津满口,徐徐咽服,可以润肌壮骨,对于养生十分有益。诗人白居易在他的《食后》一诗中描绘食后睡起,手持茶盅,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表现了诗人的乐天性格。黄庭坚嗜饮茶,工诗词,细啜低吟,有茶诗、茶词多篇。其中一首调寄一品令的“茶词”更是一篇绝妙佳作,它能道人之不能言。尤其是最后数句,读后犹如口含橄榄,回味不绝。其词云:“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零。金渠体净,只轮慢辗,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茶的高雅情性和清香之味,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怡情悦性。”古人除了以茶咏志,以茶述情,以茶赋诗外,对品茶也情有独钟,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的说法。由此也说明了饮茶是一件高雅又怡情的乐事。更绝的是唐代刘贞亮概括饮茶好处为“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他不仅把饮茶作为生活所需,而且作为养生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