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5期

走出认识误区 摆脱失眠困扰

作者:李 灵




  近年来,有关睡眠的话题增多,几乎所有的报刊都提到失眠的人如何多,又如何治疗。尤其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竞争、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患失眠症的人自然是多起来了。如最新的一则消息称,我国有42.5%以上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失眠症的发病率高达10%~20%。我们暂且不去评价这些数字的精确性,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如今的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了。
  在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三分之一的时光。可见,良好的睡眠是美好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睡眠是人们一天生活的结束,也是第二天生活的开始;它既能让我们疲惫的身体得以休整,又能使我们以更充沛的精力面对这个变幻无穷、丰富多彩、富于挑战的世界。但是,如果你失眠了,晚上睡不着觉,心里焦急,辗转反侧,到了第二天则没有精神,影响工作和学习,那就烦心了。
  在临床上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病人”,自诉严重失眠,但经过仔细问诊和检查后证实并未患失眠症,至少失眠不严重。对于这些“病人”来说,只有正确认识失眠问题,方能摆脱困扰。否则,假失眠也会变成真失眠。譬如,有些人是因环境、情绪、饮食、娱乐、药物等引起的一过性失眠,是生理性的,不必紧张,只要消除诱发因素,睡眠即可恢复正常。还有些人把白天的疲乏无力,认定是失眠作祟,而实际上晚上睡得蛮好,则应从其他方面寻找乏力的原因。诸如此类,均是假性失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睡眠知识,并非一定要服用镇静类药物。由于目前有这样一种氛围:人们的心理问题很多,睡眠质量很差,自然用于安眠的新产品也很多。所以,人们一旦在睡眠中有风吹草动,就敏感起来,就认为自己患了失眠症了。你即使在睡眠中确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不能与失眠症划上等号,不要轻易给自己戴上“失眠”的帽子。要摆脱失眠问题的困扰,人们首先要从一些认识误区中走出来。
  误区之一:自己认为失眠即患了失眠症有的人因种种原因晚上未休息好,或是不能很快入睡,或是中途容易醒来,就认定为自己患了失眠症。有时候,我们会在媒体上看到一些评判失眠的自测题,一些人因为昨晚未睡好,做自测题时就得心应手,对号入座,自行加入失眠病人的行列,增添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由于失眠症的表现本身有些杂乱,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做恶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等,评定失眠的标准也有一定的差异,加上人们在睡眠知识上的欠缺,在对待失眠问题上概念不清、莫衷一是就在所难免。但需要提醒读者朋友的是:为了客观反映失眠者的真实情况,以涉及睡眠行为与睡眠质量的量表来评定为好。患病者自认为失眠了,其实并非真正失眠,失眠症应由精神卫生专科医生作出诊断。
  误区之二:认为就寝时间迟即患了失眠症说到失眠,让我想起了一个老病人,他是一位设计工程师,白天看地形画草图,喜欢在晚上琢磨设计上的细节,每晚弄得很迟才睡。年轻人毕竟好睡,第二天要上班,早晨起床睡眼惺忪,精力不济,自然影响工作。他曾有一段时间作为失眠患者要求治疗,希望自己能早一点入睡。其实,这位老病人身体健康,晚上是迟睡了,但午睡过后照样生龙活虎的。最近碰到他,他已经退休了,看上去气色蛮好,人也精神。他告诉我:睡眠时间还是很少,不想睡,上网上到后半夜才入睡,第二天也不用上班,午后补个觉,自我感觉很好,也未生过大病。他问我这还算失眠吗,我说习惯成自然,本来就没有失眠。因此,在诊断失眠症时,还要考虑到个体睡眠习惯上的差异,有的人睡眠习惯有些特别,或称习惯不太好,但并非就是失眠症。
  误区之三:认为睡眠时间少即患了失眠症在临床上会遇到这样一些病人,他们把每天睡眠时间少于六七个小时就误以为是失眠,而没有意识到衡量正常的睡眠时间要以本人的平时睡眠习惯为准。有些老年人与自己年轻时相比睡眠时间减少了,便以为是失眠,这也是认识上的误区。真正的失眠症患者应该是长时间对睡眠质量不满意,而不单单是睡眠时间的减少。失眠症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入睡时间超过半小时;或者睡眠不深,睡后多梦易醒,每晚醒来3次以上;或者早醒,醒后不易入睡等。这样的情况每周至少发生3次,而且持续3周以上。
  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减少,并非生理异常,如白天常常打瞌睡,夜间反复醒来,这种间歇性睡眠加起来好像睡眠时间不多,但生活正常,其实对健康是无碍的。在通常情况下,睡眠时间的长短与年龄是密切相关的,如婴幼儿每天需要12~16小时的睡眠,少年儿童每天需要8~12小时的睡眠,31~60岁的成年人每晚约需7小时的睡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晚约需6小时的睡眠。这当然是参考指标。在实际生活中,各人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如大发明家爱迪生是一位睡得少的人,每天只睡3小时;而大思想家爱因斯坦的睡眠时间则较长,每天需睡10小时左右。同样,有的老人只睡三四个小时,照样感到精力充沛;而有的则需睡10小时以上,否则就会无精打采。可见,仅用睡眠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夜寐的好坏尤其是老年人的失眠与否,是不科学的。
  误区之四:认为晚上做梦多即患了失眠症是否患上了失眠症,一个重要的诊断依据是要看醒后的情况,醒后是否有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是否引起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等。有一位自认为患了失眠症的就诊者告诉我:一夜睡不安稳,梦多。其实,在睡眠中做梦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有些人觉得做梦影响休息,夜里做梦白天就感到有气无力,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因素所致。这些人总是把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心情不愉快联系在一起,使思想负担加重,精神情绪受到压抑,从而出现种种不适。考虑到这位就诊者晨起锻炼,吃喝如常,家庭和睦,并无明显的心身障碍,故而还不能与失眠症挂上号。
  摆脱失眠困扰,走出认识误区,必须普及睡眠知识,尤其要了解梦的功能。睡眠生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梦是睡眠时人体内各种刺激作用于大脑特定皮层所引起的。一个完整的睡眠过程就是由有梦睡眠和无梦睡眠共同构成的。有梦睡眠又叫眼快动睡眠,即在睡眠时一种快速的眼球运动,每分钟60~70次,一般每晚出现5回,也就是说我们每晚有约5段时间在做梦,约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成多。无梦睡眠可消除疲劳,蓄积能量;有梦睡眠对脑力的恢复、内环境的稳定起着调节作用。无梦睡眠和有梦睡眠两种入睡状态的交替出现,使得大脑的抑制和兴奋始终处于平衡的生理状态。有专家还认为,多做梦可以锻炼大脑的功能,提高智能。世界上做梦越多的动物,脑子越发达。有梦睡眠可能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因为胎儿期的眼快动睡眠显著,随着中枢神经发育完善,眼快动睡眠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减少。梦还能影响认识过程,对思维活动有益,做梦是在想象中生活,是以右侧大脑半球的活动为主,通过梦的重新组合,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整理储存,使之成为自己的智慧。日本有学者研究发现,多做梦有助于延年益寿,因为有梦睡眠时大脑分泌的一种肽可以延长实验动物的平均寿命。因此,对于天使般的梦,你不必拒绝也不可能拒绝,顺其自然做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