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剪出五彩天地
作者:王咏雪
郑老师是台州路桥人,从小就喜爱剪纸艺术,凭借扎实的绘画基础,从十几岁开始创作,此后三十多年都在苏州市民间工艺厂从事剪纸创作工作。他擅长剪蝴蝶、十二生肖等动物作品,所创作的剪纸作品线条流畅、秀丽,颇具南方风格,曾有多幅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剪纸邀请赛的金(银)奖。去年10月,他的一幅《寿星图》就荣获2004年全国剪纸邀请赛银奖,这幅作品和另一幅《和合二仙》还被华夏剪纸博物馆所收藏(插图)。
和剪纸艺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郑老师谈起他的至爱,就像打开了话匣子般地滔滔不绝,他告诉我,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根据考古记载,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剪纸因其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有丰富的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剪纸除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之外,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喜庆。逢年过节、婚嫁之时用剪纸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并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的流派。
剪纸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即阳刻剪纸和阴刻剪纸。阳刻剪纸,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而动全身。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者,称“刻纸”。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而提高产量。
郑老师指着曾获浙江省民间剪纸展金奖的大幅剪纸《清明上河图》(局部),给我介绍它的制作过程:当构思确定后,便要起稿布局,在底稿上对市井百态进行具体的描绘,画出黑白效果。为了保证人物形象的准确,必须要用刀子刻,先将画面和纸用订书机订好,将四角固定在蜡盘上。人物先刻五官部分,花鸟先刻细部或紧要处,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顺序如同写字一样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郑老师特别强调道,这时要尽量避免重复刀,不要的部位必须刻断,不能用手来撕,否则,剪纸会带毛边而影响美观。
剪刻完毕后需要把剪纸一张张揭开,电光纸、绒面纸因纸面光滑比较容易揭开;单宣纸和粉连纸则因纸质轻薄,又经闷潮和上色,容易互相粘连,较难揭开,所以在揭离之前,必须先将刻好的纸板轻轻揉动,使纸张互相脱离,然后先将第一张纸角轻轻揭起,一边揭一边用嘴吹,揭离完毕后还需把成品粘贴起来,便于保存。在剪刻时有时会走刀剪坏,因此还需要对作品做最后的修改。如果属大面积刻坏,就不易修好,如仅小面积刻坏,可把局部刻去,补上一块重新刻。彩色剪纸染错了是不能覆盖的,所以也只好将染坏部位刻去,重新补上一块再染。修改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后再下刀。当我得知每件剪纸作品都必须历经这些繁琐工序才得以成型时,不禁赞叹不已!
一纸一剪一世界,这株民间艺术之花,是广大剪纸作者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民间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娴熟的技艺,朴素的技法,把古今人物、吉祥动物、名贵花草等创作出大量造型奇巧、剪工精湛、生活气息浓重的剪纸精品,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古人把剪刀比喻燕尾,贺知章的《咏柳》有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我祈望郑老师的燕尾,剪出缕缕的春风,剪出盎然的春意,剪出一个艺术的春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