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名人题画诗赏趣
作者:缪士毅
北宋著名花卉画家赵昌画了一幅《寒菊》,文豪苏东坡为其作了一首题画诗:“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苏东坡在诗中通过对菊花外形、色泽和品质的赞颂,使赵昌所作的《寒菊》图有了深一层的内蕴。
清代扬州画派李画的《鸡冠花》,从其画面看,并无独特之处,可他却在画中题诗:“笑君博带峨冠立,俯首秋风不肯啼”,借助诗的想象,给画面注入了活力,不仅使鸡冠花人格化了,还隐喻了画家孤芳自赏的心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善画竹,长诗文。他在一幅《墨竹图》中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题画诗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意境,也倾吐了画家对群众生活的关心,读来感人至深。
著名画家唐云泼墨作画,挥毫题诗,颇有见地。他曾作《荷花图》,并在画上题诗云:“白荷花气袭人清,玉露无声月正明。昨夜浮槎香海去,秋心今向笔尘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拍,给人以画能明目、诗能悦耳的美的享受。
清代李方膺是画兰大家,他的《破盆兰花》画,独具情趣,画面上的花盆既破且坏,就在这破盆中,竟长出春兰数枝。画家在画中题诗云:“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气足长儿孙。莫嫌此日银芽少,只待来年发满……”,从诗意来看,最后一句显然漏了一个“盆”字。画家虽没写出,却收到了诗中缺字点题的艺术效果。仔细赏画品诗,顿有余音绕梁之妙,情趣盎然。
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一生爱梅,在他笔下画的最多的也是梅,他曾用诗和画赞美赏梅胜地超山,在一幅《梅花》画中题诗云:“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他花前倾一杯”。画家借助题画诗把自己痴情梅花的心境,流露在画面上,表现出画诗相辉的艺术效果。
享有书画实践家和理论鉴定家之誉的谢稚柳,在其所作的《牡丹图》中题诗云:“富贵黄家未足珍,江南野兔愿为邻;岂有梦中传彩笔,自商落墨染朝云”。这不仅是对牡丹的赞美,也是作者多年探讨湮没已久的落墨法的流露。诗画交融,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