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
王充论“养气自守”
作者:祁增年
王充从小就是一个热爱学习、品行端正的孩子,6岁开始发蒙读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末尝让”。在古代,没有一个儿童不遭家长鞭打的。特别是孩子的父亲,常常要用荆条或鞭子来抖抖做家长的威风。而王充从儿童时期起就很讲究文明礼貌,从来没有受过父母的鞭笞,更没有受到过邻人的责怪。在他的同学之中,大多因不守纪律,或因读书写字的任务没有完成,常常被脱掉衣服鞭打责罚。只有王充表现突出,进步最快。后来他前往京师洛阳求学,到太学读书,拜著名历史学家班彪为师。他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只好在“书店”里苦读强记。勤学苦练的结果,终于使他成为博学多才而又有成就的学者。王充的著作,《后汉书》本传只提到《论衡》和《养性书》;《自纪》则说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四部。今仅存《论衡》85篇,其中《招致》有目无文,实存84篇。据吴则虞先生考证,现存《论衡》84篇仍包括《讥俗》、《政务》、《养性》三书的部分内容。王充的《养性书》究竟讲了些什么呢?从现存《论衡》中的《命禄》、《气寿》、《命义》、《率性》、《骨相》、《初禀》、《自纪》等篇,尚可窥见鳞爪。
王充在《自纪》中说:“乃作养性之书,凡十六篇。养气自守,适时则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这里说得很明确,《养性书》共有16篇,可惜原著已经失传。从现存《论衡》所收有关内容来看,王充在养生保健方面非常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力求养气自守,争取活满百岁。王充认为,长寿当以禀气渥厚为基础。他在《命义》篇中指出,只有身体健康的父母,才能生育出身体健壮的儿女。因此为了保证下一代有良好的禀气,做父母的就应当高度重视摄生保健,养气自守,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绝不可违背养生之道。做父母的倘不努力增强自身体质,处处忽视养生保健,就只能一害自身,二害下一代。
王充认为,长寿必须有适宜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活在太平世界里,人们安居乐业,心平气和,精神愉快,情绪良好,处处都很舒心和顺心,自然有利于健康长寿。但并非每个生活在太平世界的人都长寿,这里还有一个是否善于自处的问题。“圣人”精通养生之道,故能活上百岁,而违背养生规律的人,仍会夭折短命。王充劝导人们向精通养生之道的圣人学习,并提出以百岁为年寿目标,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二是主张爱精自保,少生稀育。所谓“闭明塞聪,爱精自保”,并非真的要把眼睛蒙住,把耳朵塞起来,而是说要节制声色嗜欲,保养阴精。王充认为,人们应当爱惜精气,在男子,不可滥施泄泻,在妇女,则不宜多生密育。男子行房事太多,妇女生子太密,即有损于自身健康,又不利于子嗣的繁衍。他在《气寿》篇中指出,父母房事不节,生子必定不良,而且容易夭折短命,这是因为先天禀气太薄之故。少生稀育,孩子壮实,容易成活。要想保证妇女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就必须从王充此一论述中吸取教训。王充对优生和胎教亦有精辟论述。他在《命义》篇中指出,胎儿的质量优劣,与行房的时间、情绪及环境等密切相关。如果在雷雨交加或情绪恶劣之时行房,或者在恶劣的环境中过性生活,那么所怀胎孕必定不佳,甚至会生出畸形、残疾、颠狂、痴顽的孩子来,有的则短命夭死。王充认为,孕妇的视听言行都应注意,这些对胎儿的发育很有影响,要求做到行坐端正,饮食鲜美,观看美景,欣赏悦耳的音乐,让胎儿在母体中得到良好的发育。妇女怀胎之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到起居饮食有规律,情绪稳定,不胡思乱想。否则孩子长大后形象丑恶,性格暴躁,狂妄悖乱,为非作歹。王充的此类论述,值得年轻夫妇高度重视。王充还指出,男子不可与多个女子交合,也就是反对过婚外的性生活,认为那样伤身乱性,毫无好处可言。
三是提倡“服药引导”,并要加强思想修养。王充在《无形》篇中说:“人恒服药固寿,能增加本性,益其身年也。”经常适当地服些药物,固然有利于健身延寿,但也不可滥服。关键是必须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否则还会造成药害。所谓“引导”,就是指气功导引,也就是指健身运动。王充认为,只要坚持锻炼,就能增强体质,哪怕是羸弱多病之人,亦可通过锻炼改善健康状态。他说,古代有龙泉、太阿等名剑,其实都是“恒铁”,即普通的铁矿炼出来的。即使是只值一金的劣质剑,如果重新回炉,熟加锻炼,也可变成千金之宝剑。人和铁石相比,更易通过锻炼发生改变。医生治病,既要治生理的病,又要治心理方面的病。人们既要锻炼身体,又应注重思想教育,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恶从善,做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一个人只有身心俱健,才能真正达到延年益寿目的。王充在养生保健方面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殊为难能可贵,也是十分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