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风靡美国的“生食革命”值得提倡吗?
作者:谭敦民
更有科学家来助阵,美国科学家勃格里证实,人们进食熟食以后,体内白细胞明显增加,白细胞的增加表明细菌的入侵。也就是说,在吃熟食的时候,人体必须像细菌入侵一样,用增加白细胞来抗衡;然而,人们吃了生食以后,体内的白细胞并不增加。就是说,吃生食不会伤害人体的免疫系统,甚至可以起到防病抗癌的作用。美国“生命之树重返青春中心”的创立者卡曾斯博士关于生食治病的理论更精彩,他认为生食包含更强的能量场。当我们用微波炉加热或者烹饪食物的时候,微波会产生很强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会将某些脂肪酸里的电子云破坏掉;而生食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而且生的脂肪不会引起动脉硬化。北极的爱斯基摩人素有生吃海鱼的习惯,他们吃了大量的生鲸脂肪,摄入的脂肪不可谓不高,可是他们几乎从来不得什么心脑血管病。然而,当现代文明进入爱斯基摩人社会以后,他们也开始吃熟食,心脑血管病就开始出现并直线上升。
我国把食用生食称为“生食疗法”,一向很有市场。在生食蔬菜水果的基础上,有人更进了一步,生吃鸡蛋、生吃牛肉、生吃鱼……笔者的一个朋友生性豪爽,每逢聚会,酒至半酣,便会倒一杯啤酒,往杯里打一个生鸡蛋,那鸡蛋打着漩涡在啤酒中沉浮,蛋清、蛋黄清晰可见,他很潇洒地端起酒杯,“咕嘟”一声,一饮而尽,说是“原汁原味,不破坏营养”。无独有偶,香港早餐中有一种半生不熟的鸡蛋,叫做“太阳蛋”,名字好听,也小有名气。食用者认为,半生不熟的鸡蛋蛋白不会在加热过程中流失,富于营养。
可是,保健专家对此却不赞成,他们认为,生吃鸡蛋或者吃半生不熟的鸡蛋不卫生,因为鸡蛋最容易受到沙门氏菌感染,生吃或者半生不熟地吃,会引起沙门氏菌感染导致腹泻,严重者可能引起中毒、休克,甚至死亡。据专家介绍,鸡蛋看似被密不透风的蛋壳包裹得严严实实,其实,在放大镜下看,蛋壳有许多小孔,鸡蛋就是通过这些小孔进行呼吸。在产蛋过程中,蛋壳被很厚一层粘液包围,产蛋结束,粘液干燥成一层透明的薄膜,附着在鸡蛋表面,对鸡蛋有保护作用——这也是辨别鲜蛋还是陈蛋的标志之一。但是,这层蛋壳外面的薄膜是水溶性的,时间长了,受潮、雨淋或者水洗,这层保护膜便不复完整,细菌就可以长驱直入,尤其是令人讨厌的沙门氏菌更易入侵。专家介绍,鸡蛋在加热过程中营养成分是会损失一些,但是损失得很少,微乎其微,维生素B1、B2也就损失10%左右,无大妨碍。
专家进一步指出,沙门氏菌最容易污染食物,除了鸡蛋以外,牛肉、羊肉、猪肉、禽肉都极易受到感染,吃了被感染的食品,尤其是生吃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有少数人食用得少、感染得轻、身体抵抗力强,症状很轻微,或者没有什么症状,但是这种人具有传染性,他可以传染给别人,尤其是体弱者。如果产蛋鸡被沙门氏菌感染,下蛋时,鸡蛋被感染是很自然的事儿。由此可见,鸡蛋不可以生吃。英国著名科学家、微生物学会主席休·彭宁顿认为,大范围食用生肉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各种难以预料的后果。他说:“作为一个在过去十年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埃希氏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科学家,我不提倡食用生肉”。另外,专家还指出,生鱼、生牛肉除了含有细菌以外,有的还含有寄生虫,或者寄生虫卵,生吃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内部,对生食者健康危害极大。脑囊虫患者大都是食用了生猪肉以后,囊虫卵进入人体,随着血液循环,最后定居在大脑里,其教训是深刻的。
笔者在这里绝对不是简单地反对“生食疗法”,“生食疗法”也是一种选择,甚至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过,从严格科学的意义上来说,“生食革命”也罢,“生食疗法”也罢,不宜扩散到鱼、肉、蛋等肉类蛋禽范畴。就是生食的蔬菜、水果,最好选择“AA”级绿色食品或者有机食品,如果做不到的话,生吃以前一定要反复清洗——有的还需要浸泡,泡掉附着在表面的污染及残留的农药,这样才能够相对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