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期
骨质疏松咋知道
作者:殷 浩
1.生化检查
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查具有快速、灵敏及在短期内观察骨代谢动态变化的特点,而BMD(骨矿密度)检查一般需半年以上才能出现变化,因此,生化检查对观察药物治疗在短期内对骨代谢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指标,并可指导及时修正治疗方案。
骨形成指标原发性Ⅰ型(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数表现为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增高,称高转移型。而Ⅱ型(一般指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数表现为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生化指标正常或降低,称低转换型。碱性碱酸酶(AKP):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约60%骨AKP升高,血清AKP升高者仅占22%,老年骨质疏松症形成缓慢,AKP变化不显著。骨钙素(BGP):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有轻度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BGP升高明显。
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HOP):是反映骨更新的指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HOP变化不显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HOP升高。尿羟赖氨酸糖甙(HOLG),是反映骨吸收的指标,较HOP更灵敏,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能升高。
血、尿骨矿成分的检测血清总钙: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血钙一般在正常范围。血清镁: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血清镁均下降。该项检查受体饮食、季节、日照、药物、疾病等影响因素较多,需严格限定条件再进行测定。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尿钙、磷在正常范围,尿镁略低于正常范围。
2.X线检查
基层受检测仪器条件的限制,X线检查仍不失为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但该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够灵敏,一般在骨量丢失30%以上时,X线才能有阳性所见。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或消失、骨小梁的间隙增宽、骨结构模糊、椎体双凹变形或前缘塌陷呈楔型变等。
3.骨矿密度测量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骨质疏松症约有30%~50%的患者无明显骨痛、肌痛或腰背痛等症状,生化指标变化又多不显著,因此,骨密度BMD检测就成为研究诊断的重要客观依据。
4.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BMD为指标的标准正常人BMD为正常同性别青年成人平均值1个标准差以内;BMD低于正常同性别青年成人平均值2?郾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BMD低于正常同性别青年成人平均值2?郾5个标准差以上,同时伴有一个以上部位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正常人BMD为正常同性别青年成人平均值1个标准差以内;BMD低于正常同性别青年成人平均值2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BMD低于正常同性别青年成人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同时伴有一个以上部位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当然上述的数据对于老百姓比较难懂,您拿给医生看一下就会看出有没得骨质疏松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