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现代名人的“狗联”
作者:耘 文
《联选》载,汉口人刘友才,小名养狗。民国初年他投靠黎元洪,专门刺探革命党人,遂授稽查之职。他死后,有人写挽联云:“出生本卑微,居然大富大贵;盖棺应论定,究是功狗功人”。此联用“狗”影射其小名,讽他是为黎元洪奔走的一条“功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1927年在南京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学校),打破了旧教育的传统观念,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提倡“教学合一”、“手脑并用”。他摘取《三字经》中的句子,为该校题写了一副门联:“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此联词句虽平俗,意义却深刻。
方克刚(1884~1946)是湖南教育界名流,青年时即认定“非学无以立身,非学无以立国”。他于1910年在长沙市城南妙高峰创办中路中学,1914年改名妙高峰中学后接任校长。抗日战争中任湖南人民抗敌后援总会常务主任。当时,他家养有一只狗,常带着四处奔逃。一次空袭时,狗仰天向敌机狂吠,后来发现被炸死,并被无赖之徒烹食了。方克刚悲愤交加,作吊狗联云:“未曾忘国,先已丧家,苟活亦何为?一死足羞当世士;服役十年,竟烹五鼎,酬劳终有憾,再生须择主人翁”。此联虽未见“狗”字,却以挽狗之名对那些空谈抗日及甘心投敌的民族败类以极大讽刺。但有的资料“何为”作“奚为”,“五鼎”作“九鼎”,“丧家”作“忘家”,“有憾”作“有日”,“再生”作“来生”,窃以为除前两者外,均不妥。
郭沫若曾为一屠户写了一副春联:“埋狗屠猪,不失英雄本相;超生度劫,何非释氏婆心”。此联切人切事。上联是说古代被视为卑贱职业的人,但在精神品质上却保持英雄本色。联中暗指《史记·信陵君列传》里曾当过屠户的朱亥,佐助信陵君夺取了军权;曾做过屠狗者的樊哙,追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后来做了大将军。“释氏”即释迦牟尼,泛指佛家;“婆心”,即慈善心肠。“超生度劫”意为给猪、狗超生,不只是僧尼们做的一种善事。
我国西藏的首府拉萨,其意为圣地,当地人喜欢养狗,狗患曾一度十分严重。1982年属西藏水狗年,西藏作协理事萧蒂岩当年戏作一春联:“水狗何求,冀登彼岸;金星永耀,常亮他人”。“彼岸”,佛教指超脱生死的境界(涅架),这里比喻人们所处的安乐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