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黄梅季节须防癣
作者:雨 薇
癣是由霉菌引起的表皮角质层、毛发和指甲的病变,是最常见的一种浅表性真菌感染,可分为头癣、足癣、手癣、体癣、股癣等多种,其中足癣发病率更高。足癣俗称“脚气”,严重的也称为“香港脚”、“烂脚丫”,好发于糖尿病患者、运动员、士兵、煤矿与建筑工人,以及其他重体力劳动者等手足多汗的人,夏秋季特别高发,常因共用脚盆、毛巾、拖鞋接触传播。南方暖湿气候最适宜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足癣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糜烂型好发于3~4趾间,往往潮湿浸软伴有糜烂,并有脱皮现象,治疗比较困难;水疱型很痒,足缘多见细小的水疱,多合并于趾间型;角化型有表皮脱落,日久皮肤变粗变厚,冬季症状加重,常开裂疼痛而影响行走。三种类型可同时发生在一个患者身上。瘙痒是普遍症状,且于晚间加重,易并发丹毒、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等细菌感染。
治疗足癣的原则是外用抗真菌药和剥脱皮肤角质层的药物,我国民间用醋治癣就是很好的单方,可用脱屑、角质增厚或起疱的皮肤损害。也有人用七八月份的凤仙花枝条加醋煮沸后浸泡患足半小时,连用3~7天也有较好的疗效。通常情况下,头癣、足癣、股癣等浅表真菌感染只需局部应用外用药即可,只有当感染较为严重时,如灰指甲等深部感染才会考虑使用内服药,凡是妊娠、哺乳期妇女一律禁用任何剂型的内服抗真菌药。
抗真菌感染的药物自问世至今已经历了五代变更,现分述如下。
第一代抑制真菌药代表药为碘酊、碘化钾,虽疗效肯定、价格低廉,但副作用大,且作用机理亦未明确,故临床上早已不作为抗真菌药物使用。
第二代抑制真菌药代表药为灰黄霉素、制霉菌素,盛行于上世纪50~60年代,使用时间相对较长,但抗菌谱狭窄,毒副作用大,因而也惨遭淘汰。
第三代咪唑类抑制真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其特点是抗菌谱广但抗菌活性较弱,适用范围大但用药时间较长,可以口服但长期使用有可能会引起肝脏毒性。其代表药外用的有:商品名为999选灵、皮康王、显克欣的酮康唑乳膏,商品名为达克宁的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内服的酮康唑胶囊商品名为里素劳,但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凡是50岁以上的妇女,曾有肝病史者或曾应用过灰黄霉素的人,均应注意肝损害的发生。
第四代三唑类口服药例如商品名为斯皮仁诺、美扶、易启康的伊曲康唑胶囊和商品名为依利康、大扶康的氟康唑胶囊,均是其代表药。三唑类抗真菌药依然没能改变只能抑制真菌繁殖而不能杀灭真菌的情况。而且各种急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药物过敏者、其他药物引起的肝毒性损害等,均不宜应用。
第五代抗真菌药丙烯胺类它与前几代的最大区别是不仅能够抑制真菌繁殖,而且还能直接杀灭真菌,同时不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也较少,适用范围广泛,用后复发率相对较低,因而被临床医生广为应用。其代表药主要为乳膏剂型,如兰美抒、丁克、顺峰康宁等,化学名称均为盐酸特比萘芬。
此外,有些外洗药水在控制症状方面会有比较好的短期效果,如脚癣一次净、复方土槿皮酊等,但这类药不能用于已经破损的皮肤,可改用足光粉、脚轻松等,洗净脚后还可往鞋内喷洒一些药粉以加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