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8期
安步当车
作者:温长路
从本典故可知,视“安步当车”为强身健体的措施,起码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事。除《战国策》外,当时的兵书《六韬》、《吴子》中也有相应记载,“逾高绝远”在当时已是重要的军事项目。在近代出土的汉代壁画中,常常可以见到奔马前有人在奔跑的画面,这些人既是护卫王侯的卫士,又是传递信息的通讯兵,没有训练有素的腿脚功夫是决无法胜任的。秦汉之后,行走更是盛行的军事体育项目,并且逐渐成为民间竞技的内容。在元代,大都北京和上都内蒙每年都要举行距离为180华里的马拉松比赛——贵由赤(蒙古语,意为“快行者”),参与者成百上千。金元到明清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与马、与骆驼有关的生活习俗传入和影响了内地的运动方式,把单纯的行走、借助驮运工具的运动,以及投掷形式的行走(如标枪、铁饼、铅球等)结合在了一起,更加丰富和发展了行走运动的内容。在近代,行走更成为全民健身的基础项目,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喜爱。
行走,是涉及全身组织器官的运动,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运动的加强。有人给它总结出六大益处:①有利于骨骼、肌肉的坚强度增强,使人的关节灵活;②能使呼吸肌发达、肺活量增大,使氧气的交换能力得到加强;③能使心肌发达、血液的贮备和输出量增多,使心力得到加强;④能使人胃口大开、食欲改善、消化吸收效率提高,使营养之源更加丰富;⑤能调节大脑机能,使人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动作协调、记忆力增强、睡眠状况改善;⑥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自身素质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人通过对500名试验者步行结果的测定得知,每天能坚持走30分钟(大约3.6公里),或每周走25公里路程的人,都吃得香、睡得香,10年之内基本不生大病,且体重也不容易增加;而每周只运动1小时的人,却大都表现出饮食欠佳、失眠和疾病不断,且体重会容易增加。北京市和大庆市的一项调查说,步行可以使冠状动脉硬化的斑块发生逆转,并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比较结果证明,每天步行3次,每次走30分钟以上的人,患糖尿病的机会比经常不运动者要低25%。美国科学家对一组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有膝骨关节病的老人进行了专题研究,发现每天都能坚持行走的老人,3个月后明显改善了行走困难和平衡失调的症状,基本解决了因平衡失调造成的跌倒问题。日本学者提出“日行万步”的锻炼目标,按平均每步距离为70~80厘米计算,大约就是3~3.5公里。许多日本人在上下班时都选择了放弃坐5~7站车的享受,而改为有意识地行走一段路程。在城市的上班高峰期,公共汽车的时速(含停靠站的时间)为20公里/小时,电车12公里/小时,地铁25公里/小时,乘2公里的车加上等车的时间,一般就得10分钟。如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走完这段路,也不过20分钟。换坐车、等车为走,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等车和挤车对心理的不良影响,无疑是对健康有益的举措。有报告说,日本人平均寿命的不断增高与此举有直接关系。
关于步行的方法,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明确的看法:一些人行走时保持低着头、不抬腿,或双腿晃动、身体前倾、臀下垂的习惯,不仅给人以精神不振、消极和失去自信的感觉,而且还很容易发生骨发育不良、脊椎病等。认为这种走法不科学,一是它有许多不必要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运动,妨碍着行走的速度;二是行走时后腿往往会碰到前腿,对体力造成过多的消耗。双脚触地时,震动所产生的作用力从足底通过脊椎传到头颈部,日积月累,就会造成对椎间盘、神经、足部韧带等相关部位的不同程度损伤。正确的行走姿势是,每次迈步时都提臀抬腿,脚放下时能全脚掌落地,行走时能伸展肩部,保持双脚行走的路线平行,步子大而轻捷,步伐快而灵活。它被称为“弹性走法”,是多次捧走“竞走冠军”杯的前苏联运动员戈卢布尼奇的创造,是他走出优美步态、优良成绩的重要法码。
从步行中受益的人,自古至今都有。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一生没有停止过步行锻炼,80岁高龄时还经常背着重物走在大街上。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与步行结缘。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也是一位步行爱好者,就是在患有重病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过行走。他说,步行使我心情舒畅,把我虚弱的身体变得健壮起来。世界心脏病学之父、美国人怀特,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步行对健康有特殊益处”的论断,建议“每个人都应当把坚持每天步行当成一种有规律的终生运动方式”。他身体力行,天天行走,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在北京访问时每天还都要上下爬12层楼梯。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综合多方面研究结果后提出:步行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号召人们迈开双脚走起来。目前,仅北美洲每天都有8000万人参加步行运动,欧洲人更把步行当成是一种时尚。中国以步行为锻炼手段的人数以亿计,到处可以看到人们三三两两或快或慢、或走或跑的身影。安步当车,生命曲线会顺着它的延长线走向远方;锁住双脚,生命曲线会随着它的弯曲度不断缩短。如何正确选择,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