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谈谈我俩治疗高血压的一些体验和教训

作者:孙鸿滨




  我们老俩口同龄,今年80岁,同患高血压已有20多年的病史。但我俩祖父辈从未有过高血压的家族病史,遗传因素不搭边,我们的高血压从何而来?我一直在探讨。现将我们患高血压的体验和教训,写出来供大家参考。认识不一定正确,还望指正。
  
  饮食不合理、胡吃滥补导致高血压
  
  我提前病退后转离休,亲朋好友都对我说:“你们这代人苦吃足了,现在子女都已长大,成家立业,你身体也不好,又拿那么多工资,该好好补补身子,享享老福了”。子女也这么说,我想也是。加上我们当时无知,于是想什么就吃什么,鸡鱼肉蛋成了家常便饭,红烧肉、红烧猪蹄、清炖猪爪、老母鸡、鸭、甲鱼等我最喜欢吃,早上正常是老母鸡汤、鸡蛋煎饼,中餐晚餐更是不用说,加上生活无规律,尽管心里有说不来的滋味,就这样吃吃喝喝睡睡,不觉五六年下来,我的肚子渐渐肥大起来,体重增加了十多公斤(体重80公斤),腰围扩大到2.2尺,脸上红润润的,熟人见到我都说:“孙老,好福相”!起初,我不以为然,听了心里还乐滋滋的。后来,自我感觉走路费力,气喘、心慌、心悸、头晕头痛、四肢无力、失眠……。1985年经医生检查诊断为“高血压”,170/100毫米汞柱。医嘱:“要终身服药”。
  后来,认真学习保健知识,我认识到,由于饮食不合理,胡吃滥补,导致高血压,我的高血压竟是我自己吃出来的。
  
  剧烈劳累使血压反弹
  
  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终身服药”。我听了没当回事,而是头昏痛起来就服药,不痛就不服药,曾停药二三年,好像没有什么大反应,误认为我高血压好了。未料,在城里买了一套新房,回农村老家组织材料,搞装修,两个多月后,人觉得有些劳累,头感到有些昏,没想到是高血压的反应。一天晕倒在浴室里,跌得头破血流,自己还不知道,结果,因血压反弹骤然升高至224/115毫米汞柱,经医生抢救,缝合了十多针,住院十几天,险些送了条命。这回记住了,高血压不能随意停药,容易反弹。
  
  要学会不生气
  
  一次,我与子女发生了一件不顺心的事,生了气,两天没吃饭,胸痛、胸闷、头昏脑胀,情绪抑郁,脾气暴躁,心理不平衡,想不通。结果,经医生检查血压升至200/160毫米汞柱,住院十几天,在医生和亲友劝导下,自己也作了反思。以为自己从没走过下风,虚荣心强,略受一点委屈就不服气,自己又是一家之主,总想自己说了算,一旦不如愿,就生起气来。
  “学会不生气”要靠自己去努力,去琢磨,去寻求。回忆过去岁月的成绩与亮点,展望未来前途与光明,怒气就不翼而飞了。要牢牢记住“消气歌”中几句“莫生气,要消气,气出病来谁代替?欲知有病生于气,养生保健蓄元气,身体健康是福气”。
  
  血压要经常自测、随症加减药量
  
  高血压初期反应不大,总以为不碍事,结果,反弹两次,住两次医院,才认识到“终身服药”的必要。但还要注意经常测量血压,血压高起来,就应在医生指导下加剂量;降下来,稳定后,要逐步减剂量。一天,我老伴在晨练场地突然晕倒,去医院抢救,经医生检查,测量血压只有70/40毫米汞柱,医生说:“很危险”!住院观察全面检查3天,什么也没有查出来,第二天血压上升到110/70毫米汞柱。这可能是血压降下来了自己不知道,继续按正常剂量服药的缘故,医生说,花去医疗检查费3000多元,买了个教训——血压要经常测量。于是,我们买了一台血压计,学会测量血压,每隔5~7天测1次,随症加减服药。现在我们俩血压都稳定控制在110/70毫米汞柱~140/80毫米汞柱之间,已近1年,每天每人只服1粒降压药维持治疗,但不敢再随意停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