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向平淡靠近

作者:黎 萍




  学问最难是平淡。像齐白石的画,墨稀而意浓,深入浅出,大智若愚,当然是最难的了。把这个关于学问的理论拿到做人上来,就是要安于平淡。安于平淡,淡泊人生,向来是人生的高雅境界。
  平淡,是一种宁静、自然的心态。平淡就是将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关在窗外,清高自在,远离凡尘,让自己的心灵能保持宁静与自然,宁静如同一池秋水,自然就像远古的山、像涉远的水,像星辰,像一切具有历史的事物。
  平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古人云“淡泊明志”。明志方能淡泊,淡泊就是能够直面高处不胜寒的淡然。他们对阅读人生、对体味人生、对享受人生,自有独特的察看。名利二字,身外之物,可有,亦可无,不以物喜,不为物悲。平淡的人是世俗的叛逆,也是超脱者对人生用心的体验,是人性的回归,是纯净的世界,是理想的追求,是心灵的净化,他们似雪,只用洁白来答复世界的询问。
  平淡更是一种人生追求。公而忘私的人甘于平淡,敬业奉献的人懂得平淡,节操贞洁的人向往平淡。甘于平淡的人大多能慎物节缘,有一种不懈追求和良好的情操。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恭不躁。面对各种引诱,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没有小肚鸡肠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活得自在。自己的精神始终有一种高尚感,心灵有一种净化感,灵魂有一种安祥感,心身有一种健康感。
  平淡,是个极其平凡而普通的人生坐标,也是一座辉煌巍峨的人生丰碑。我愿向平淡靠近,平平淡淡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