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有关心脏病认识的几个误区
作者:侯茂兰
误区一:瘦人不会得心脏病
一般来说,胖人由于血压、血糖、血脂较高。因而离心脏病最近,故保健专家强调减肥瘦身、保持体重适中的重要性。但瘦人绝对不可因之而沾沾自喜,因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脏病的致病因素同样也可以光顾瘦人。何况引起心脏病的因素还很多,如体内半胱氨酸过多、情绪长期抑郁或紧张、不爱运动等,而这些因素与人体胖瘦毫无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在心脏病的面前没有胖瘦的分别。
误区二:不吃肉就不会得心脏病
美国斯坦福大学内分泌学专家杰拉尔德·雷文博士的研究表明,用蔬菜、水果一类低脂肪食品取代肉类与奶制品,结果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高,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帮助消化糖分,从而引起体内一连串有害变化,如血中“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质降低,有害的甘油三酯含量升高,血压上升,血糖增加,损害血管,结果与高脂肪食品“殊途同归”——为心脏病的发病开了“绿灯”。
因此,预防心脏病要遵循荤素、粗细食品合理搭配的原则。
误区三:心脏病是中老年人的疾病
的确,心脏病的诸多表现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都发生在中老年阶段,但追根溯源还在儿童期。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脏协会的专家就已观察到,成年以后演变成心脏病的不少患者,在儿时其动脉血管内壁上即有紫色条纹“显影”,这些紫色条纹就是未来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基础。换言之,引起心脏病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因此,预防心脏病一般从2岁就应限制高脂肪饮食,提倡荤素搭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误区四:男子比女子更易罹患心脏病
应该说,女性在进入绝经期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罹患心脏病的危险确实低于男性,妇女在停经以后,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削弱,遭受心脏病之害的危险性就大大提高了。在实际上生活中,确有不少女性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她们将防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到了乳腺癌,而忽略心脏病之害。医学资料显示,妇女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比乳腺癌高出10倍之多。
误区五:病情会越来越重
患上心脏病以后病情是否越来越重,关键在于治疗措施是不是科学。所谓治疗措施不仅指药物,同等重要的还有生活方式。美国加州大学奥恩尼什教授提出:低脂肪饮食、合理运动、保持愉悦的情绪,完全可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恶化,甚至可以使已经硬化的粥样斑块消退。此法称为心脏病的生活方式疗法。
生活方式疗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解除精神紧张与心理压力,使身心放松,如练瑜珈、静坐等;二是调整饮食结构,以素食为主,只吃谷类、面食、水果、豆制品、蛋清、脱脂奶、茶叶,少吃肉类、奶酪、蛋黄和咖啡,血压高者要少盐、戒酒、限糖;三是勤上运动场。研究资料表明,按照此法试验一年后,82%的患者冠状动脉闭塞有所逆转,胸痛频率减少92%。
误区六:锻炼必须大汗淋漓
对于预防心脏病的健康人来说,虽然每星期进行至少3天、每天至少30分钟的高强度锻炼,也许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增氧能力,但其效果并不比适度锻炼更好。坚持每天进行总共30分钟的适度锻炼就可以大大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强度适中的锻炼包括给草坪剪草、户外定期散步等,每天进行几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的锻炼,与一次较长时间的锻炼同样有益。
如果已经患上心脏病,体育锻炼当须慎重,应根据心脏功能来选择运动项目,不一定要锻炼到大汗淋漓,应以温和形式为主,如每天30分钟散步,或者每天散步1小时、每周3次等。当然,最好是听从医生的指导,以保安全。
误区七:心脏病发作一定会疼痛
美国心脏病协会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全美近50万名住院的心脏病患者后发现,有1/3的病人没有出现胸痛,而且这类病人死亡的可能性要比有疼痛者高出两倍多。
调查资料显示,妇女、非白种人、年龄超过75岁者以及那些以往发生过心力衰竭的人,最可能出现“无痛的”心脏病的发作。这些发现提醒我们:要高度警觉心脏病发作时非疼痛表现,如呼吸急促、不规则心跳、神经过敏、恶心、晕厥或过度虚弱等,以便赢得早期诊治的机会。
误区八:得了心脏病一定短寿
有资料为证:浙江某县卫生部门一次对90岁以上的老寿星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患有心脏病的老人约占受检总数的17%。他们长寿的奥妙在于现代医学的进步提高了心脏病的好转率甚至治愈率,特别是心脏外科技术的高度发展,使相当多过去疗效不好的心脏病患者得以康复或使病情稳定而带病延年,从而提高了心脏病患者的平均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