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及瓜而代

作者:温长路




  源出《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齐侯在食瓜的季节派连称、管至父去葵丘驻守,承诺在来年瓜熟的季节派人去替换他们,结果却失了信,迫使他们谋反。这一方面说明,葵丘肯定不是个好地方;一方面说明,守信对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从此,“瓜代”、“瓜期”、“瓜戍”、“瓜时”等就成了后来官吏任期的称谓,戴埴《鼠璞》:“今人到官司,贺谢语必言‘瓜戍’”。也有引申为归期、约定之期的,如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诗中说的“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杨万里《斋房戏题》诗中说的“醉乡无日不瓜时,书圃何期不菜色”者是也。
  四季之中,有代表性的东西很多,为何偏以“瓜时”为期?这起码证明,在当时不仅有了瓜,而且食瓜是非同寻常的待遇,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我国瓜的品种很多,西瓜、甜瓜、黄瓜、南瓜、瓢瓜、笋瓜、蛇瓜等不一而论。典故中指的是哪种瓜,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在瓜中最具代表性的西瓜。在人们的表达习惯中,“瓜果”并称,以西瓜为代表的瓜类在水果的大家族中占去了其中一半的分量,可见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特殊位置。古今中外围绕瓜的趣味活动很多,这也是其地位特殊的证明。如美国每年都要举办“西瓜节”,比赛吃西瓜、滚西瓜、吐西瓜子,还要评出“西瓜皇后”。我国湘西一带有每年八月十五仲秋夜“摸秋求子”的风俗,成双成对的年轻人到瓜田里去“偷瓜”。慌忙之中倘若能“摸”到个瓤甜、子多的大西瓜,就是夫妻生活甜甜美美、生儿育女顺顺利利的好兆头。华北一些地区有七月初七夜里“放河灯”的风俗,人们用西瓜皮做成形形色色的瓜灯,把它们放在水中飘流,说是“为牛郎织女会面照明”,象征着夫妻和睦的意义。邻国孟加拉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如瓜灯能在河中长明不熄或不被水冲到岸边,就预示着来年生活繁荣、幸福,与我国民俗中包含的吉祥意义接近。内蒙古一些地区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要举行“瓜皮大会”,是欢庆秋季丰收的娱乐活动,参赛人争相把瓜皮投向挂在高树干上的木斗内,看谁投中的数目最多。新疆人还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习惯,真是另有一番情趣!
  西瓜,形如圆球,色似翡翠,味比甘饴,是夏秋季消暑、解渴的主要果品之一。我国东西南北各地多有种植,旮旮旯旯都能找到它的踪迹。其品种繁多,大体以瓤甜、子少、皮薄、水分多者为上品。21世纪初,西瓜也跟着中国的航天器到宇宙中风光了一遭,经过航天诱变技术选育出的航天1~7号种子,为西瓜家族增添了新成员。2003年初夏,由北京大兴区种植的10万亩“太空西瓜”已陆续摆上北京市场的柜台,使普通老百姓享受到了来自天外的甘甜。据悉,太空西瓜是像黄瓜一样在棚架上生长的,其个头大的每个约4千克左右,小的只有1千克。大大小小的满架西瓜,看上去宛若一盏盏绿色的灯笼,煞是喜人。这种西瓜口感酥脆、甜味十足,含糖量在11~13%之间,超过一般的市售西瓜。价格也不算太高,初上市时每千克8元左右,大量上市时还会再便宜点,与普通西瓜相差无几。
  人们对西瓜的钟爱,在于它水多味美、爽口解渴。殊不知,这正是它所含营养成分丰富的体现。水是生命的基础,西瓜是有名的“水葫芦”,其含水量高达80%,这是它爽口解渴的原因。糖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西瓜是糖的“大仓库”,其葡萄糖、蔗糖的含量颇高,这是它味美甘甜的资本。氨基酸,是构成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西瓜是氨基酸的“大本营”,什么赖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等应有尽有。其它如维生素、蛋白质、盐类、酶类、微量元素的含量也不菲,吃西瓜能使人在甜蜜中获得益处。
  西瓜,别号又称“天然白虎汤”,而白虎汤是医圣张仲景创制的主治阳明热盛或温病热在气分的名方。该病以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象洪大为特征,一味西瓜能治如此复杂之疾病,可见其身手不凡。中医古籍《本草逢原》揭示了它的这一机理,指出:“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大肠阳明中暍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日华子本草》对西瓜的基本功能加以总结,说它能“消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止血痢”。根据它的这些功能,现代临床上有以西瓜为主治疗肾炎、膀胱炎、胆囊炎、肝炎、腹泻、脏躁、高血压、烫伤等病证的报道,均获不同程度的效果。有研究表明,西瓜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上沉积的功能,有可能给高血脂症患者带来福音。
  西瓜皮可菜可药,方书上称“西瓜翠”、“西瓜青”、“西瓜翠衣”,可用于对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的治疗。西瓜霜,是西瓜皮与皮硝混合后产生出的白色结晶物,为古今口腔科所习用,有治疗喉风、喉痹、口疮、牙疳的作用,喉科要典《喉痧症治概要》把它誉为“玉钥匙”。西瓜子仁“甘温性长,开豁痰涎”(《本经逢原》),“生食化痰涤垢,下气清营;一味浓煎,治吐血久嗽”(《随息居饮食谱》),又能“清肺润肠,和中止渴”(《本草纲目》)。西瓜子壳、西瓜根叶也并非废物,前者“治吐血、肠风下血”(《本草撮要》),后者“治水泻、痢疾”(《中药大辞典》)。
  及瓜而代,说明瓜熟有期;瓜不是饭,理应食有节制。李时珍指出,西瓜毕竟性“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故脾湿胃寒或患有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经常腹胀、腹泻和肾功能不全的人,以及脾胃功能欠完备的老人和儿童,都要限食西瓜。1999年8月11日,某报以《逞能大口吃瓜,病发大口吐血》为题,报道了天津某房地产公司一名49岁的职工,在公司举办的“吃西瓜比赛”中,5分钟吃掉13块冰镇西瓜,当吃到第14块时突感腹中绞痛、大口吐血,被送医院抢救的事。对于嗜食西瓜、要甜不要命的人来说,这不能不说是“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