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老来忙 寿命长
作者:明 杰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年逾80,按说早该清闲清闲了,然而他却一直无暇清闲,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压根儿谈不到养老。他称得上是一位高产艺术家,每年都有大量的漫画、文章见诸报刊;小品、相声、杂文均有涉猎,十几万字的《侯宝林传》已经出版;外出办事,他总是骑着那辆破自行车,一二十公里的路对他来说,不过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看他耄耋之年还这么风风火火,忙忙碌碌,有人问他是怎么养生的?岂料他的回答却是:“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一个字——忙。”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快到90岁了,仍然不知道什么是清闲,在学术上雄心勃勃,所承揽的工作远超过了一个耄耋老人所能承担的工作量。他深切地体会到:“自己身后的道路越来越长,眼前的道路越来越短,因此前面剩下的这短短的道路,更加珍贵。我现在过日子是以天计,以小时计。每一天每一小时都是可贵的。我希望真正能够仔仔细细地过,认认真真地过,仔细品味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季老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工作。
在有些人看来,紧张繁忙的工作会影响身体健康,传统的养生之道也强调休息和静养。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国外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世界上最忙碌、最紧张的名人们,通常要比普通人的寿命高出29%;他还发现,外出工作的妇女要比家庭妇女发病率低,不工作的人比有工作的人健康状况差。美国曾经有人作过一个调查,失业率每增加1%,死亡率就增加2%。工作有益于健康,这是因为紧张的工作可以排除人们的孤独感和忧愁感,给人带来欢乐和充实,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
现代医学认为,良好的情绪是维护正常生理机能的前提,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因素。有的科学家因此把情绪称为“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寒暑表”,认为美好的心情赛良药。
一个人在劳逸适度、劳逸结合的前提下,勤奋工作,多做一些事情,尽管终日忙碌,却感到思想充实、精神愉快,心里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和欣慰,这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工作繁忙,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身体健康,哪有不长寿之理?这也可从中外许多名人身上得到验证。
杰出的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马寅初年逾百岁而终,他70岁时还在学习俄语,90岁时还在挥毫论战;革命老人何香凝95岁时所作的梅花,依然不同凡响;意大利建筑师米开朗基罗88岁时设计了圣玛丽大教堂;日本著名画家葛饰北斋终年90岁,临终仍在挥毫作画,他的遗言是:“……上天如果再给我5年的时间,也许我就可以成为真正的画家了……”由此可见,这些人的长寿同他们勤奋工作是分不开的。这真是:老来忙,寿命长。我们老年人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