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按揭贷款潇洒焦虑抑郁尴尬
作者:陈 斌
一心想“潇洒走一回”的李先生,自从贷款购买了一辆“宝马”轿车后,却怎么也潇洒不起来、高兴不起来了。夫妻俩为了尽快归还贷款,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经常为经济问题而不愉快。还时常担心轿车油漆被人划痕或者不慎发生车祸,甚至还担心轿车被盗。妻子更是心事重重,消费时总告诫自己要省着点用。小孩有时吵着要买玩具,也遭到训斥。夫妻俩得了焦虑性心理障碍。
张先生夫妇都在合资单位工作,月收入万元,属于白领人士。一年前,张先生按揭购买了一套170平方米的复式住房,现在又新添了“小天使”,支出增加了,可是张先生夫妇俩却因业绩锐减,不仅受到上司批评,更重要的是收入减少。然而每月数千元的银行贷款却不能不还。为此,两人心理压力颇重,每日愁眉苦脸,抑郁寡欢。心理医生说张先生夫妇患了抑郁性心理障碍。此时,他俩想起那个描述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两个不同方式购房的故事。中国老太太说,我积了一辈子的钱,现在总算住上了自己买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也是,总算还清了贷款。不过,我在自己的房子里已经住了几十年。听完这个故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都说美国老太太聪明、潇洒,用明天的钱今天享受。可张先生夫妇却迷惑不解:如今自己身体力行仿效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为什么却潇洒不起来?美国老太太真的不会为还债而焦虑抑郁,夜不能眠吗?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日子过得舒适、快活,于是大胆地花明天的钱来贷款按揭买房、购车,来享受自己的生活,“潇洒走一回”的大有人在。可与此同时,因此而罹患焦虑性心理障碍或(和)抑郁性心理障碍的人也为数不少。这些人,他们日思夜想的是怎样才能尽快摆脱贷款按揭的困扰,以致对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兴趣大减,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原先想潇洒的,现在却怎么也潇洒不起来了。有些家庭,为此还发生了裂变。
应该说,因贷款按揭购房、买车而发生心理障碍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出自于贷款按揭的本身,而是由其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为了所谓的“面子”、“尊严”和享受而盲目攀比,只考虑事情的最好方面,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对借贷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自知之明,缺乏“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的心理准备,不考虑今后可能会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事情,一时冲动,最后只能吞下这难咽的苦果。
要知道,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借贷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的,所以,在仿效美国老太太的消费做法前,就必须先问问自己是否属于即使背了一身债,也能自自在在过日子的人。如果不是的话,那就千万别和自己过不去。没买房(车)的,就别借贷购买;买了新房(车)的,赶紧卖掉旧房还债,或者借贷数目少些,或者将还债的时间拉长些,使每月还债的金额少些,这样心理压力就会轻些。所以,超前消费要量力而行。即使收入相对稳定,偿还贷款按揭的金额也不宜超出月收入的30%。“屋宽不如心宽”,“虽无近忧,仍需防远虑”,这是心理医师赠送给所有贷款按揭朋友的两句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