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1期

正确认识太极拳中的气沉丹田

作者:张晓武




  在太极拳界,“气沉丹田”一词,可称为是行拳的纲领,拳友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因后人在理论研究和行拳实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心得体会,出现了“一词多解”的现象。今在此阐述一下我对“气沉丹田”的肤浅认识,文中不妥之处,还望师友们赐教指正。
  
  一、气沉丹田之“气”
  
  首先须指出,“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概念。它被广泛地运用在我国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太极拳,是“体用兼备”的武学,特别重视“强身健体”的作用。其中,人体之“气”的盛衰和阴阳是否平衡,对于身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在《十三势行功歌诀》中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说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充分说明,在太极拳的习练过程中,用意练气是第一位的(君),只有气血流畅,筋骨才能获取充足的营养而强壮结实。《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说:“以吾身本有之元气,运于吾身。”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要做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调练人体的“元气”(原气),使其不断滋生、充盈。
  
  二、为什么要“气沉丹田”
  
  习练太极拳者,都知道“气沉丹田”这个拳式操练要领。可是,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者就不太多了。人体的“丹田”分为三处,两眉之间的“印堂”穴称为上丹田,心窝部位的“膻中”称为中丹田,脐下部位的“石门”穴称为下丹田。气沉丹田中的“丹田”是指下丹田。《难经·六十六难》中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性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杨玄操注解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丹田也,丹田者,人之根本也。”说明脐下丹田对提高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和促进其生命活力,都起着极期重要的作用。
  元气,包括元阳之气和元阴之气两部分,是先天肾精所化生的,它依靠后天摄入的营养物质不断滋生,元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脐下“丹田”,借“三焦”的通道布散于全身,推动着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不断运转,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元气的虚亏,会直接破坏人体整体阴阳的平衡,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通过培补之法,使其充盈,乃是太极拳练气之法的首要任务。
  综上所述,鉴于“丹田”和“元气”对于人体生命的重要性,在练太极拳时“气沉丹田”十分必要。“气沉丹田”,就是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用内在的心神意念去注意脐下“丹田”,通过心意之气对脐下“丹田”的不断刺激,借此来不断激发和强化“丹田之气”(包括“元气”)。“丹田”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宫所在之处,小腹前有“丹田”,小腹后两肾间的腰部是“命门”,此区域是肾气所聚之处,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强化肾气,就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衰防老的能力。也就是说,太极拳中,气沉丹田之“丹田”,并不局限于脐下“石门”穴一个点上,而是,以其为中心的一个区域。在太极拳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你既要做动作,又要精确地意守一个穴位,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不但气沉丹田做得过于执着,而且练拳的境界也会受到影响。应以勿忘勿助的用意火候,在拳式中去操作“气沉丹田”,这样,才能起到培元固本、意气相随的作用。
  
  三、气沉丹田有利拳架的劲力
  
  气力,是习拳者拳式的动力。气,行于血脉之中,力(劲)表现于筋骨之外。拳谚说:“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这是因为,腰部是拳架的“中节”,它承前(根节)启后(梢节),是形成拳架“整劲”的纽带。“气沉丹田”,使腰部更加充实。我们练武多年的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当我们在演练拳式动作时,气足,力才能强,要想发出强悍的劲力,必须以充盛的内气为底蕴才行。故此说,强化丹田“元气”有利腰劲在拳架整体劲力上的运用。人体的腰部在拳架中十分重要,它既是气的源泉,又是力(劲)的枢纽。因为“气沉丹田”,所以才实现了“气与力合”(内三合之一),使气的运行与劲的发蓄合在一处,达到了“以气催力”的演拳境界。我认为,初学者,对气沉丹田,在理论上要逐步理解,在动作操练上要逐渐做好。“气”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像电流一样,是一种物质能量,所以,要在练拳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捕捉它的踪迹,才能逐渐体会、领悟到它的存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下,对“人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中的“气”字,有的人理解为呼吸之气,这不妥当,应理解为“元气”才对,当然,适当地调整呼吸之气的气息方式和节律,对于培补“元气”是有利的。可是,丹田“元气”与“呼吸之气”的主次关系,必须弄清摆正。
  
  四、气沉丹田有利拳架的稳固
  
  拳谚说:“步不稳则拳乱”,因此,在演练拳式的过程中,只有保持动作重心的稳定,才能有效地发挥出其攻防技击的功能。那么,人体的重心在哪儿呢?它与丹田又有何关系呢?人体重心的位置,在两臂下垂立正姿势的情况下,它在人体水平方向的位置,是在第一至第五骶椎之间,略高于髋关节的额状轴;它在人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接近人体正中央的矢状面(前后切面),稍向右偏;它在人体前后方向上的位置,是在骶骨与耻骨之间。人体重心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拳式的动作变化而发生位移,当人体重力作用线移出人体下肢所构成的支撑面时,拳式动作就会失去平衡。人体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所以,呼吸的调整,血液循环的改变,特别是良好的精神状态,更能积极有效地维持拳式动作重心的稳定。同时,心神的意念活动过程,也对人体重心的调控,产生了积极有利的影响。从而,使拳架的上盘虚灵、身法圆活;下盘的步法更加敏捷,步型稳如泰山。太极拳“气沉丹田”中的“沉”字很重要,拳架的“含胸”和“拔背”,是使“气沉丹田”做得顺利到位的必备条件。拳架的气“沉”,有利其劲“沉”。无论是太极拳的套路演练,还是推手技击实战,拳架只有做到了“沉劲”,才能防止“浮劲”造成的“拔根”(因人体重心不稳定,而造成拳架的步型步法慌乱不稳固)。
  
  五、气沉丹田有利心神的宁静
  
  李亦畲在《五字诀》中说:“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这就是说,太极拳,在套路演练的过程中,要做到“外动(拳式动作)内静(心神意念)”,可是,初学太极拳的人,往往杂念丛生,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常常会“走神”,这就破坏了拳架“内静外动”的整体结构,这样的练拳状态,既不利于习拳者拳技的进步,又会影响习拳者健康水平的提高。那么,有没办法防治此病呢?答案是肯定的,“气沉丹田”就是一剂良药。在“气沉丹田”的练拳状态下,这个练拳的正念,占居了内心的主导地位,琐碎纷乱的杂念就会逐渐退让,内心便会呈现出一片纯洁的“绿州”。这时,拳技意念与丹田“元气”达到了高度的融合,也就是“意与气合”(拳论中“六合”中的内三合之一)。让习拳者切身领略到心静如水般的感受,它使拳式内在的意、气、力达到了完美统一。但是,“气沉丹田”操练的火候,必须要掌握恰当,如用意太重,反使心神不凝,而生烦躁之意,故应恪守“不可有意守,不可无意求”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