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斋名寄意于养生
作者:洪钧寿
元代画家倪瓒,字元镇,号云林,人称倪迂,江苏无锡人。善画山水、墨竹,擅长书法,熟谙音律。他在太湖之滨建有一处园林,内有“清闷阁”、“云林堂”等建筑。清闷阁形似方塔共三层,用来收藏图书、文玩、吟诗作画,还可登高望远,阁外风景如画。他素有洁癖,阁内地铺青毡,设苎履百双,有客入,一律易鞋,开脱鞋入室之先河。其取“清闷”为阁名,“清闷”即清静、幽深如世外桃源之意。不仅阁内一尘不染,而且阁外的山石、树木,亦经常洗擦。他在如此清洁卫生环境中吟诗作画养生十余年,其间给后世留下了三十多幅精品书画和大量诗文。
清代画家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安徽歙县人,长期流寓扬州城,以卖画为生,是扬州八怪中年纪最长的一位。他一生嗜茶如命,以茶养生,无论是作画、吟诗,清茗从不离手,故榜其斋为“清茗斋”,人称汪茶仙。他生性不喜浮华,避居闹市,住在城北一条幽深的小巷里,“一橼深巷住,半榻乱书横”。每日在“清茗斋”中焚香品茗作画,直至七十三岁谢世。
近代学者吴则虞,字藕庼,安徽泾南人,是章太炎的得意弟子。因其患有高血压病,常服中药“杜仲”以养生治病。并在自家庭院中种植杜仲一株,得空时细加照料,长得苍翠可爱,摇曳多姿。杜仲是我国特产,其树皮、枝、叶等均含有杜仲胶、糖苷、生物碱、果胶等,有治疗高血压病的功效。每当吴则虞读书、著书疲倦时,常至杜仲树下活动筋骨以养生。因三国时张揖所著《广雅》一书中称“杜仲”为“曼榆”,遂命其斋室为“曼榆馆”,他在馆中完成了《淮南子集释》、《晏子春秋集释》等多部著作。
当代红学家冯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人。因年轻时家境贫寒,每年秋季,家中粮食不济,以南瓜充饥。后投身革命队伍,生活好转,不必以瓜代饭了。但他为了不忘这段清贫养生的经历,将斋室名为“瓜饭楼”。他在此楼中先后完成了多部有关《红楼梦》研究的著作。
现代作家邓基平,笔名自牧,山东淄博人。请书法家为他的斋室题写“百味斋”, 又自撰了一篇《百味斋记》,说明他自己养生与工作的经历。“百味”有三种解释:①百味药材,他成为作家之前曾涉足歧黄之术,辨识百草;②百味人生,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曾精读许多中医典籍,青春年华付于百味之中;③百味书籍,他喜藏书、读书,嗜书如命,一书一味,百味斋中,坐拥书城,品味人生,写出了《百味斋日记》、《百味集》等著作。
除以上数则以外,尚有小说家李伯元的“芋香室”,画家朱屺瞻的“养菖蒲室”,书法家沙孟海的“决明馆”,杂文家杜文远的“瓜柿斋”等,这些书斋名称均兼有养生之含意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