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护士之母”
作者:杨鸿译
志存高远
南丁格尔出身于犹太富豪家庭。父母很重视教育,让她多作课外学习,扩增当时欧洲文艺复兴的人文知识,还专门送她到意大利去学习音乐,使其具远见卓识和多才多能的高素质。
她本人也心地善良,崇尚博爱。在多次随母进行慈善义举中,立志“要为贫、病、苦难者服务,为他们和全世界人类献身”。在克里米亚残酷的战争中,她坚毅地破除世俗偏见,无私无畏地首创并带领38名“慈善妇女队”(即护士的前身),奔赴战地,全方位地进行整体护理,迅速将伤、病员的死亡率由60%下降到43%,最后再降至2?郾2%,创造了惊人奇迹,成功地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彰显了设立医学护理的重要意义。她把所获的国家奖金44000英磅,全部捐作护理基金;把国家元首授予的镶嵌红宝石的十字勋章,慷慨捐赠给纪念馆;凯旋时,政府要专派军舰接她,她却悄悄搭乘一艘普通客轮归国。她集中精力投入于方兴未艾的护理事业,甚至为避免成家后的拖累,她索性一生独身生活,全身心地发展护理事业,自然活得率真、健康、有意义。
正气存内
创立、发展护理事业,在当时的社会必然遇到要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问题。南丁格尔心怀忠诚服务的信念,以坚定耐心的行动,逐步纠正受伤士兵不接受女护理的顽固偏见。同时,她又以行动加强了医院的环境建设和对伤病员营养的改善,更带领全体护士姐妹,进行了统一着装标志,以自身不饮酒、单独不私出等一系列纪律进行团队建设,使护理队伍的威望日高。而她更以诚挚的力量,每天夜里提着一盏灯,去各病房仔细巡视,直到所有伤病员都安睡,她才放心休息。不仅亲自投身服务,她还更深层次探讨军队的养护,她认为:可怕的不光是流血、受伤、传染病等等,而是在下层的狂欢、酗酒、不道德、无纪律和在上层的妒忌、卑鄙、冷淡、自私等等。所以应该劝导士兵减少饮酒,节俭度日,养成把钱汇回家去的生活习惯。国家更要把护养发展到“全民族健康的秘诀,在于从各个家中去寻找”,提出卫生保健的护养,要普及到农家。她这种博爱为公的“正气存内”,内养机体,外御邪气,自然得到“邪不可干”的回报。
豁达超脱
然而,就在1860年6月24日第一所“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成立的同时,医生告诉她,因为积劳成疾,“生命只有几个月了”!可面对凶残的病魔,她毫不惧怕、毫不悲观、毫不妥协,一面用她曾教育过学生的“护士应要有忍耐、坚持精神”的沉着、清醒的“心疗”来调节自己的内心,另一面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疗”,并采用移情于所学过音乐的“乐疗”,用各类乐曲转移病痛和驱走烦闷。特别以她的医学知识“知己知彼”,用极大信心调动起自己正当40岁壮年体内的潜能,三分药物,七分护养,高度重视“护疗”作用,有机安排怡养(“静疗”)、散步(“体疗”)、读书(“脑疗”)、写作、办学当顾问,统筹生活。她豁达超脱,使原本40岁后就“只有几个月的生命”,延续了50年光景,直到1910年90高龄才安详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