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食养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作者:邓来送 邓 莉 陈国唤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但食补并非人人都可用,也不是随时随地皆可施。中医学认为,要使食疗发挥良好的医疗和保健效果,正确的做法 :应重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否则,不是效果不佳,就是与人有害。
因人制宜
一般来说,根据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年龄和体质差异等因素,对食疗(或叫食养)都有不同要求。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应注重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偏食、饮食有节,切忌峻补;中年时期,除非身体出现明显虚象(如大病初愈、过度劳心导致体质下降等),一般也不要盲目大补,可适当运用食物之偏性来调整人体阴阳之偏颇;老年时,形气始衰,阳气不足,可适量进补,以补脾肾为要。脾肾相比较,脾为后天之本,且老年人常有脾胃较弱等特点,可酌选清淡而又富有营养等易消化的食品。如常见的山药粥、枸杞粥、苡仁粥等,这些皆是益寿食品。然年老者体质也各有偏颇,所以食补应注意:阳盛阴虚者,应忌辛热温燥之品,如牛羊肉、葱韭蒜及辣椒等当在慎食或禁食之例;脾胃虚寒者,应忌食过寒过凉的滋阴之品;肥胖痰湿体质,更少吃厚腻肥甘之味,并应适当节食;阴虚阳亢者,莫进食大辛大热之物,可以滋阴清补为宜。如属过敏性体质者,还要忌食可引起过敏的食物。
因时制宜
即按时令不同调配膳食以发挥食物养生的作用。因不同季节的饮食调摄,可防止人体脏腑功能的盛衰。如春季主升发,为防肝气升散太过,可选食微酸食物以敛之,佐以甘味以养脾气,这样能防肝气太盛而犯脾;夏令时,宜多食苦味,常吃些清凉、清补之品能泄热且补益气阴;秋令主燥且多湿,则应酌情选择滋阴润燥及益气健脾之品;冬季寒冷,最易损伤阳气,可适当多吃些温补性食品,如牛羊肉及狗肉等,尤以冬至前后进食为佳,阳虚甚者,还可进食一些温阳补肾的药膳或药酒。
因地制宜
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加之各地民俗及生活方式不同。所以食养也要顾及环境的差别。如常言“冬季宜补”,虽同属冬令,我国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气候条件迥异。西北严寒,其补则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羊肉、狗肉等;而江南则气温较温和,进大温大热之品却不尽适宜,可酌选清淡甘温之品,如鸡、鸭、鱼之类则可。又如长期水上作业或海边居住者,湿邪多重,食养应常以健脾燥湿之品,方能起到食补的效果;高原山区或常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多受风燥之邪侵袭,食养应选甘润清宜之品,如梨、冰糖、银耳及果蔬之类以生津养液。
元·朱丹溪和明·张景岳均为古代名医,都是浙江人。朱丹溪在浙江义乌行医,发现江南土地卑弱,湿热相火为病者最多,因此提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论点和相应治则。而张景岳因一直在北方行医,根据北方人多阳虚体质,病多寒象的事实,又提出了“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不同论点。近来调查也证实了他们的论点的正确性。
南北方人体质既因外因影响有不同。因此治疗用药亦应有所区别。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皮肤薄脆,用药轻省;关中以北,大地干燥,其人皮肤硬,腠理闭塞,用药宜重。”以外感风寒为例,江南一般麻黄一钱就可出汗散热,所以南方医书上有“麻黄不过一钱”之说。而到黄河以北麻黄要用到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