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请快去体检吧!
作者:苏 梅
下面一组冰冷的数字,足以让我们的心灵震颤后陷入沉思。我国每年发现癌症患者160万人,死亡130万人,近80%的患者都是在中晚期才发现,失去了宝贵的早期治疗时间。乳腺癌、直肠癌等若早期发现,正确治疗,有存活30年的病例。我国每年参加体检的人数不足总人数的5%,自费体检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的0.3%。因落后的健康意识,疾病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由1988年的58.5岁,下降到1998年的53.34岁。一些科技精英相继英年早逝。近年来,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虽呈现增长的势头,但是增长速度缓慢。
值得吸取的教训
生命防线类似于洪灾中的长江大堤,它随时可能出现塌方或是管涌,必须时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何川,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他活泼开朗,喜好运动,足球、篮球、游泳、滑冰,无一不能,无一不精,是报社公认的体育健将。几十年来别说大病,就是头痛脑热的小毛病也从不光顾于他。见别人进医院、报药费,他感到很新鲜。报社历年组织的体检,他从来不参加,他几乎每次都是拍着鼓起的肌肉对前来劝他参加体检的人说:“就我这身板,不是吹牛,至少10年内不会有问题。我不仅是健康,而且是超级健康。”
然而,就是这位号称“钢筋铁骨”的血肉之躯,在去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他突感浑身不适,懒懒地不想起床,鼻涕、眼泪流个不停,还伴有连续低热。何川依旧不想去医院。家里人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想勉强他,让他吃了两片药后,由他蒙头大睡。何川有生以来第一次住院是一周以后的事了。当时他已经高热不退并伴有尿路不畅。诊断结果为肾炎引起的尿毒症。幸好有好朋友费尽周折搞到一个肾,为确保手术成功,又选择了一家做肾移植最权威的医院。然而,所有这一切最后都付之东流。何川于肾移植的第三周死于排异反应,离他52岁生日还差2天。医生惋惜地说,像他这种情况,如能早发现早治疗,后果不会如此严重。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年近六旬的研究员郑伯成先生对本文的选题击掌称赞,并给笔者写来一段与本文密切相关的经历:
我们默默地把一朵朵鲜花放在老同学一动不动的身上.大家不禁泪流满面。几个月前,她还是谈笑风生、雄心勃勃的;现在。虽然经过整容的面庞显得红扑扑的,但人工的修饰难以掩盖死亡的痕迹。我们最后一次握她的手,冰凉的手依然纤细,不久前,这只手还写出清秀漂亮的字迹,现在它就要被付之一炬了。
其实,她完全可以健康地活下去,是自己把生命早早断送了。为了赶写论文、为了完成课题,她惜时如金,疲于奔命。从不肯轻易留给自己一点空闲。她视殚精竭虑燃烧生命为生活的最高境界。我们早就察觉她气色不好,面容憔悴,都劝她尽快去查一查。谁料她满口答应着,一转身忘个干净。几个月前,我们得到她病重的消息。原来,她阴道出血的症状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忙没有特别在意,厉害时就吃点药顶一下。拖了几个月,直到出现眩晕,才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宫颈癌晚期,已经无法手术,只能保守治疗。我们虽然都明白她是凶多吉少,她自己也很清楚,但大家还是祈盼出现奇迹,鼓励她勇敢地与病魔斗争。奇迹没有出现,她的病情逐渐恶化。
宫颈癌是中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约占50%。可它又是最能预防的癌症之一。因为子宫颈很容易暴露,容易检查,而且从早期征象发展到宫颈癌,至少需要1年时间。
不久,我们很多老同学举行了一次小型聚会,既是对已亡人的追忆缅怀,同时也感到她的教训深刻沉重,很有必要讨论一下。我们(包括她)都是学医的,犯这样的错误实在不应该啊。聚会中大家都认为一定要珍惜生命,定期接受体检,将可能出现的疾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值得学习的榜样
著名影星印质明的做法正好相反,他每年都自费到正规医院检查身体。用他的话说是“要时刻了解身体这台机器主要部件的工作情况,在它们将要出现问题或刚刚出现问题时,就做好调整修理”。
天津某高校一位老教授,1996年在定期体检时发现胃癌,及时做了手术,术后又按时进行放化疗治疗。现在,依然活跃在教学第一线。老教授说:对自己健康的麻痹大意和讳疾忌医都是要不得的。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多病因或病因不明的疾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潜伏期长,少则一二年,多则三五年,甚至十多年,不知病就意味着不治病,到头来“养病成患”,悔之晚矣。
值得思考的数字
世界卫生组织曾反复告诫世人,纠缠我们的病魔,其实大多属于生活方式病,只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60%的疾病原本可以不发生。然而,抛弃旧习惯,营造新环境,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在采访、写作本文过程中,笔者曾对身边四十多位亲朋邻里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中有60%的人3年内未做过任何形式的体格检查,有人甚至超过10年、15年;有20%的人做过单项体检;只有7%的人随单位做过定期体检,且年龄均在45岁以上。当被问及对定期体检的看法时,3种回答各占三分之一,身体棒的,何必花那份冤枉钱;生活困难,拿不出这笔开销;去医院体检太麻烦,也搭不起那份时间。
但当被问道:“假如真的染上大病怎么办?”回答却又是一致的:“真要得了大病,也没办法,自认倒霉,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得去治病啊!”这是何苦呢?
为了保护牙齿,预防牙病,美国人每季度看一次牙医。他们掉牙的平均年龄是55岁。而我国能定期做牙齿保健的人,却凤毛鳞角,我们和牙医打交道,差不多就是拔牙或镶牙。所以我国的平均掉牙年龄是40岁。
谈到定期体检的重要意义,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陈浩泉告诉笔者,医学发展到今天,癌症已不是绝症,更不等于死亡。在世界范围内统计证实: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由已知的、而且可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对于另外还不能治愈的三分之一病人,可以在合理的治疗下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癌症只要能在早期发现和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85%以上的病人都可以治愈。就拿上海市来说,经过合理的综合治疗后,至今仍能长期而健康地生活着的癌症病人已达5万人之多。
无论是为了事业精进,还是为了追求金钱效益,一切透支健康的行为,都应受到抵制与鄙视。
健康,像流失的水土,一旦到了满目疮痍时,要修复、抚平它,谈何容易。
体检,是生命防线的第一道关卡。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