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百岁周有光谈长寿之道
作者:贺守邦
近日,作为常州后学的我,非常荣幸地收到了周有光先生寄赠的新作《周有光百岁口述》。这位百岁老人将他一生的经历,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思路之清晰、判断之明确,丝毫不显衰老之象,实在令我惊叹和折服!令人欣喜的是。在周老的新作中,不仅有许多学术方面的新知高见,而且还生动地讲述了自己的长寿之道。今特摘点滴,与热心于《养生月刊》的读者朋友们共享!
周老风趣地谈到了自己的长寿。他说:“有一次,我去医院做检查,填一个表,我写了九十七岁,医生给我改成了七十九岁。又有一次。一个医生问我长寿之道,我说你是医生怎么问我啊?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周老还说:“我年轻时生过肺结核,患过忧郁症。我们结婚的时候,家里的老妈妈偷偷找了算命先生给我们算命,说这对夫妇只能活三十五岁,我们就笑笑。我觉得算命先生没有算错,是医学改变了我的寿命。我们认为,我们不能长寿,因为青年时身体都不是挺好。”
那么,周老究竟有哪些长寿之道?周老谦逊地说:“以前我没有考虑过。但是后来思考了一些有道理的方面。”“我想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有规律,同时胸襟开朗是重要的。健康有物质一方面,有精神一方面。”
就物质一方面来讲,周老的要求不高,主要强调生活有规律。他说:“我现在有‘三不主义’:一不立遗嘱,二不过生日,三不过年节。日常生活越来越简单,生活需要也越来越少。饮食上很多荤菜不能吃,不吃油煎肉类,主要吃鸡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样。但是牛奶和鸡蛋都不能多吃,鸡蛋一天一个。上下午各喝一杯红茶。穿衣服也简单,别人送的漂亮衣服没有机会穿,因为不出门,穿出来也觉得不自在。喜欢小房间,有利于听觉。旅游也发生困难,不能走长路。我现在的生活简单:睡觉、吃饭、看书、写文章。”“我的生活比较有规律,不乱吃东西,不抽烟,少喝酒,喝酒喝点啤酒。从前客人来,我们要敬烟,买了很好的烟,都请客人抽,自己不抽。”“我们很少吃补品,人家送来的补品,我也不吃。从前在银行里,很多人请客。不能拼命吃,山珍海味会吃坏人,瞎吃不好。”“我的生活有规律,不乱吃东西。以前我在上海有一个顾问医生。他告诉我:大多数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乱吃东西不利于健康。”
就精神一方面来讲,周老非常重视涵养,首先强调胸襟要宽大。他说:“许多人问我们长寿之道,我们想不出什么道理,可是我们相信不要生气。因为外国一位哲学家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完全是对的。”“胸襟要宽大,碰到许多困难胸襟宽大就无所谓。在世界上许多事情不可能样样都顺利的,吃亏就吃亏一点,没有什么了不起,家里那么多东西都搞光了。日本人打仗,把我们老家的底子都搞光了,……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多东西都搞光了,后来的东西更不稀奇。做人胸襟要宽,不生气,家庭里的许多事情都是一点点的小事情。我的妹妹有一句名言:‘我们家庭主妇遇到的都是小事情’。”“我们对财产都看得很淡。觉得是身外之物。许多人都问,你们度量为什么那么大?有人说,你们所以那么大气。因为你们娘家、祖先都是有钱,钱看惯了就不新鲜了,我想也有道理。佛教里有一句话:你对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你的精神就痛苦了。”
周老又说:“有一个有趣味的事情,我有很多年的失眠症,不容易睡着。‘文革’时期我被下放到农村,我的失眠症却治好了,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再失眠。所以我跟老伴都相信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不要失望。有两句话我在‘文革’的时候经常讲:‘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很有道理。季羡林写过《牛棚杂忆》,各种罪名,都不要生气,都不要惊慌,这就是考验我们的涵养和功夫。”
综合上述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周老说:“我想,首先,生活要有规律,规律要科学化。第二,要有涵养,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要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周有光先生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夫人张允和女士出生于合肥有名的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长期从事教育和出版工作,一生热爱昆曲艺术。到北京后曾跟俞平伯先生一起搞昆曲研习社,后来当了社长。她也是长寿老人,2002年去世,享年93岁。周老回忆说:“张允和在世时,我们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时喝清茶,有时喝英国红茶。有时喝咖啡。我喜欢喝咖啡,她喜欢喝好的清茶,‘举杯齐眉’。我们的理论是,夫妇生活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敬。古代夫妇‘举案齐眉’,我们今天没有案了,就‘举杯齐眉’。喝咖啡时大家举杯,这个小动作多少年,是一个小事情,很有用处,增加家庭生活的趣味,增加家庭生活的稳定。这是古代传下来的,很有道理,朋友来了,我们也宣传这个道理。”
几十年前,周有光先生曾幽默风趣地写了一首《新陋室铭》来描绘自己的家庭生活:“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邀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近日,有幸收到周有光先生赠我的题字:“学习爱因斯坦,终身自我学习。”周老在美国时,曾有机会两次去普林斯顿与爱因斯坦聊天,爱因斯坦给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终身自我学习”,这不仅是爱因斯坦成功的经验,也是周老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年逾百岁的周有光先生,现今还坚持每天看书、每天读报、每天思考,平均每月在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他除了关心学术研究的新东西,还关心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苏联为什么解体、美国社会的发展背景、后资本主义的启示等等。他坚持终身自我学习,坚持知识的自我更新和思想的“与时俱进”,持续保持着自己精神的青春活力。也许,这正是周有光先生长寿的非常之道!
总之,物质的简单、精神的富有、家庭的和谐、终身的自学等等,周有光先生百岁长寿对我们的启示可能还远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