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期

冬令进补话膏方

作者:李艳华




  中医理论认为,大自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从四季说阴阳,则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养生也必须以此为准则,即春夏应当养阳,秋冬应当养阴。所谓秋冬养阴,即是从营养物质方面对人体作补充。
  冬令是人体进补的最佳时节,人体为适应外界寒冷的气候,生理上会作出相应调整,血液重新分布,其中消化道分布最多。消化腺、消化酶分泌增加,消化机能增强,食欲旺盛,体内高热量食物需求增加,容易吸收,并把营养储藏于体内,导致代谢降低,消耗减少。所以,冬令食补药补须同时并进,而“膏滋药”是首选进补之物。
  
  蔡淦教授介绍说,膏方又称膏滋药、药膏等,是中医学传统的强身、祛病、养生方法。膏方由中药的饮片即草药,约30味药组成,煎熬三次后,除去药渣,反复浓缩,缩小体积,用筷子沾后,感觉滴水成珠、有粘性。再用胶性药物如驴皮胶、鳖甲胶、鹿角胶,用黄酒炖开放进药里去。因为药较苦,可加些糖或蜂蜜进去,熬成稠厚半固体状药膏,开水冲服。但是,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冰糖等就不能放进去,而要用木糖醇等代替。另外,对于胶性药物的选择也有讲究。一般鳖甲胶适合阴虚的人;鹿角胶适合阳虚的人,即怕冷的人用比较好;阿胶适合血虚的人,阿胶越陈越好。冬令进补主要流行于华人地区,在国内尤其上海比较流行,每到冬天,许多中老年人就采用膏药来滋补。进入10月下旬,中国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就开始准备开膏方进补了,而到11月份,进补的情况就更火了,到12月份就到达了顶峰。
  
  膏方进补需有适应症
  
  蔡淦教授指出,冬令进补是中医传统,膏滋方在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调理人体内环境方面确实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膏方不是“灵丹妙药”,不是什么病吃了马上就好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进补。比方,出现高烧、感冒、拉肚子的,就不能进补,因为这些人进补之后反而加重病情。另外,还有些慢性病人急性发作时,也不该补。
  
  有虚证才需要补
  
  中医认为,“虚则补之”,即有虚证者,才需要补。如果有的人不虚,身体很好,身强力壮的,就不一定要吃补药。但门诊时,经常看到有些人本身无虚证,却盲目追随“进补”潮流。蔡教授告诉记者,有一次门诊时,来了一对夫妇,带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孩子,说是要给孩子开点膏方进补一下。实际上,那孩子各方面都挺好,已不需要过度进补了,而他父母亲却想让孩子变得再强壮一点。中医非常讲究平衡,人体既有不足的一面,需要补,也有亢盛的一面,需要抑制。如果补得太过了,就会适得其反,破坏平衡,营养过剩,也可能产生疾病,那就需要把营养过剩的东西去掉一些。
  虚证分气、血、阴、阳四大类
  气虚:一般表现为气短,动不动就感到很累,讲话没力气,舌淡、脉弱等;
  血虚:一般表现为面色比较苍白,脉象比较细,脉搏跳得比较快,贫血的比较多,如有些妇女每次月经量很多,或上消化道出血等;
  阳虚:在气虚的基础上,病人还表现为特别怕冷,面色苍白,如慢性肾炎患者等;
  阴虚:经常上火,面部潮热发红,脉象细数,舌色红,人感到很热,口很干,大便干燥,甚则有便秘现象。
  
  虚证结合脏腑情况才进补
  
  根据上述介绍的四种虚证的不同情况,需要不同的进补,将补气药、养阴药、温阳药、补血药加进中药里。开膏方大体根据个体的气血阴阳虚弱的情况,再结合人体脏腑的辨证不同,即心、肝、脾、肺、肾的状况来开膏方。有些人表现在肺的虚证,如容易感冒,经常咳嗽等;有些人表现为心的虚证,如心慌、失眠等;有的人表现为肝虚证,如眩晕、目干、视物不明等;有的人表现为脾虚证,如大便异常、不思饮食等;有的人表现为肾虚证,如腰酸、耳鸣等。根据这些再配合气血阴阳的虚证,吃膏方调理。
  
  虚证夹杂实症如何补
  
  有些病人在虚证当中还夹杂实证,如夹湿热、舌苔厚腻,就根本补不进去。试想,这些病人胃口很差,饭都吃不好,怎么吃得下补药呢?对于这些人,要先调理,吃些开路方,即医生开一些中药,让他开胃,使得他的肠胃功能比较好后,再吃膏方,就容易吸收了。
  
  白领进补特别讲究
  
  蔡教授还介绍说,现在来门诊开膏方的白领很多,有的工作压力大、精神比较紧张、休息时间少、睡眠不足;有的人应酬很多,营养过剩,他们大多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但白领不一定都要补,有虚的症状,才需要补;如果没有虚的症状,就不需要补。中医讲究平衡,“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如痰浊、血瘀等要泻掉。所以,在开膏方时,就要照顾到实的一面。白领中很多人血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高等情况,这些人服用膏滋药,要注意虚实兼顾。尤其是痛风病人,尿酸高,用膏方补是不适合的。因为尿酸高的病人嘌呤代谢发生障碍,需关照其不能吃动物内脏、海鲜、啤酒,但膏方中的驴皮胶、鳖甲胶等,吃了以后很容易引起尿酸升高,本身就对身体不利。针对这些人不一定要用补膏,但可以吃其他汤药。
  
  对膏方的认识误区
  
  很早以前,膏方是有钱人吃的,开的人不多。但随着人们对身体越来越重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膏方的人渐渐多起来,人们对膏方进补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认识误区。
  1.吃膏方是为了赶时髦很多人没有虚的症状,没有进补的指征,但看到周围不少人都在开膏方进补。于是,心动就行动,追随进补潮流也去中医门诊开些膏方来。开的时候挺热情,吃的时候不当回事。吃了膏方后,感觉身体也没特别大的变化,膏方也就那么回事,无法坚持下去,开来的膏方往往放在那里等待霉变浪费掉。其实,进补需要辨证,没有虚证,又何必赶时髦开膏方进补呢?
  2.吃膏方就能治好病有些人认为膏方能够治病,生病的人只要吃了膏方病就能好了。实际上,吃膏方不能起到治病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是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有些人病情比较稳定的,可以吃一点膏方调理。
  3.膏方越贵越好有的人认为膏方越贵越好,其实不然。针对不同的对象,以及不同的需要,会有所区别,但并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贵和便宜需要对症,需要用贵的药物,可以用,不需要时,可以用便宜的。如门诊中有一病人,前年开了三四百元的膏方,吃得非常舒服,身体状况非常好。而去年在某药店里吃了几千元的膏方,吃了以后反而不舒服。这个事例说明,吃膏方一定要对症,价钱贵不一定效果就好。膏滋进补,也不是把许多补药堆积在一起。
  
  小贴士
  膏方的具体适应人群和不适人群
  适宜人群有:1、无慢性疾病,但身体虚弱,春夏季节经常感冒者。包括老中青小儿各个年龄阶段和男女,都可服用;2、中青年工作量过大,体力消耗透支过多,难以自身恢复者;3、中老年人体质下降,虽无明显疾病,常感这样那样的不舒服。或中年人工作繁忙操劳,常感疲乏困倦,精力下降和睡眠质量下降者;4、体内有一些慢性病已经恢复或虽未治愈,但相对稳定,服用膏滋药以继续治疗,巩固疗效,改善症状,增强体质;5、病后、手术后、出血后处于恢复阶段者,包括肿瘤病人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6、性功能减退者。
  不适宜人群有:1、青少年体质健壮者;2、急性疾病和有感染者;3、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活动期;4、慢性肝炎,转氨酶很高者;
   膏方如何保存
  放进冰箱:膏方要吃整整一个冬天,一般主张整个冬天吃完,没有剩余。以前没有冰箱时,膏方通常放在气候较冷、朝北通风的地方。现在一般都放在冰箱里,防止霉变。
  专门调羹:膏方通常放在一个容器里,每次吃的时候,可以从冰箱里拿出,并使用一个专门的调羹,舀一些出来。舀完后,调羹再放进去。不要将调羹放到水里冲洗,因为调羹中带有水份,沾到膏方里,很容易霉变。
  隔水蒸煮:膏方从冰箱拿出食用时,要注意,应隔水蒸透,避免膏方遇到蒸汽水,发生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