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9期
用中药当防误区
作者:孟怀东
中医临床有避免“闭门留寇”之戒,即在外感疾病早期,邪气未清之时,不得过早应用收敛药、补药,否则可使邪气未尽,滞留难去。具体讲,就是有表证之时,如发热、恶寒、出汗、头痛、肢痛腿酸、脉浮之时,不得用收敛药与补剂。就发热而言,有外感发热,有内伤发热。在内伤发热中,有虚有实,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若拘于“发热不能用补药”之偏见,则犯用药之戒。
二、高血压不能用热药
现代医学诊断为高血压病者,大多为肝气上升,肝阳上亢者。因此,临床用药之际,对于热性药,应该慎之又慎,此无可厚非。但是,要防止走到另一个极端。因为,少数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病久、年高、妇女,也会出现一些气虚型甚至阳虚型。如果一味地用清肝泻火药,血压则越清越“高”,顽固不下,此又为医者之所戒者也。
三、进补不能用凉药
时下不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想到了用药物进补,借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其意甚佳,其行却未必得法。为何?因为,人体进补,要对症下药才行,即阴不足填之以精,阳不足补之以气,而有的中老年人,因为过去多食肥甘厚味,脑满肠肥,血管内脂质甚多,若再一味地滥补,不知节制,欲得长寿,岂不是一句空话!正确的方法是,接受中医专家的咨询,补不足而泻有余,方不为花钱折寿之蠢事。
四、脑中风病人只用活血药
脑中风病人,虽有淤血在内,但患者诱发脑出血、脑栓塞之因,大多是肾虚(或肾阴虚,或肾阳虚),只因一时阳气冲动,血管破裂或内阻而发病。急性期当活血化淤为主,而病情稳定之后,又当察病之症,阳气不足者以补阳还五汤为主,阴不足者以六味地黄汤为主。肾炎虚者又当以右归丸为主。在主药基础上,适当加一些活血通络之品,如全蝎、田七、僵蚕、地龙等,标本兼治,将会大大提高中医滞留危病、重病、难病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