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从爬“金字塔”到“下台阶”
作者:倪立青 尹学兵
虽然100多年以前,已经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病名,而且此后世界各国对本病的病因也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可惜直到如今,仍无定论。一般来说,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外伤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祖国医学对该病早有精辟的记载。古代医学所称的“白虎历节”、“痛风”、“痹”等都像这类疾病,认为多由风寒湿邪气侵入人体,或素有蕴热,风寒湿郁久化热,留滞经络,闭塞不通而成。若日久不愈,肝肾亏损,筋骨失于濡养,以致关节畸形僵硬。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程差异很大,从短暂、轻微的个别关节受累到急剧进行性的多个关节受累及周围血管炎。关节侵犯程度与周身症状及关节外表现的轻重不平行。
类风湿关节炎症状虽是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但最初却不一定出现关节的症状,而且还不一定是最明显的临床表现。病人通常先感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消瘦、手足麻木、刺痛。继而出现1~2个关节的疼痛和僵硬,僵硬往往在晨间较为明显,可持续几小时,此时关节的外观并无异常。接着便出现关节肿大和疼痛,逐渐为对称性多关节痛。四肢大、小关节呈游走性疼痛、肿胀。近端指骨间关节呈具有特征性的梭形肿胀。关节肿痛的结果,使活动受到限制,慢慢就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变形。有的病人病变累及下颌关节,以致张口困难,连吃苹果、梨、馒头都不方便,如果四肢的重要关节僵硬变形的话,病人不但丧失了劳动力,甚至连生活也不能自理。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类风湿关节炎不是一个关节局部的疾病,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因此,有的病人可出现全身其他系统的病变表现,如皮下结节、皮肤溃疡、淋巴结肿、肺纤维化、脾肿大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疼痛,控制病情进展,阻止发生不可逆的骨改变,尽可能地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由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很多,一般将其分为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慢作用药)、糖皮质激素。非类固醇抗炎药作为抗风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起效较快,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怡美力、莫比可、布洛芬、酮洛芬、萘丁美酮等。改变病情药有氨甲喋呤青胺、氯喹柳氮磺吡啶、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菌素、雷公藤等。其中,糖皮质激素应用于临床已有半个多世纪。
有了这么多药物,究竟如何来使用它们呢?在治疗中,为了取得更好的疗效,除有好药外,还要有好的治疗方法。哪些药先用,哪种药后用,抑或几种药加起来用,其中自有窍门。
多年来,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都采用所谓的“金字塔”方案,即对初发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给予一般性措施如理疗和休息外,还给予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一段时间,对不能奏效或不能耐受者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最后再用糖皮质激素。“金字塔”方案虽顺应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发展趋势,避免了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的许多不良反应。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变只在最初两年间进展很明显,50%关节骨破坏在此期间出现,若按部就班,像爬金字塔那样,逐级由塔底向塔顶攀登,则会坐失良机,90%的关节会出现破坏性损害,甚至寿命比普通人群低。因此,近年来治疗该病时采用了更为积极的方案,以改善其预后。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趋向于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是指慢作用药中的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的同时联合使用,其目的是加强疗效,而不增加不良反应。1989年,有学者提出了“下台阶”方案,即从上而下,一级一级地走,在起病初期就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强的松),以控制其炎症,并很快地继续以几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包括非类固醇抗炎药及一种以上的慢作用药。这样的联合治疗,能使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最大程度地各自发挥其作用,以尽量控制类风湿关节炎,防止骨破坏。1990年又有学者提出了锯齿形模式,即所使用的改变病情药一旦失效或病情加重,则换用其他改变病情的药物,使病情再次缓解。这些方案与传统用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早期加用了慢作用的抗风湿药,从而使病情能及时得到控制,阻止病程的进一步发展,使病人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还有“上台阶”治疗模式,主张根据病情活动性的预后因素,推测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决定应用哪一种台阶治疗。如疗效差,则提高治疗台阶。
可以相信,随着医学科研人员的努力,在开发新药和治疗方案选择优化上不断创新,必将能使更多的类风湿患者得以康复,进而改变他们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