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冥想的心路历程—瑜伽健身系列谈(8)

作者:陈雨彤




  瑜伽的会员课,是由冥想、体位和瑜伽休息术三个环节组成的。在初级会员的瑜伽课上,冥想也许是最不被欢迎的一个环节,很多会员都会问我:“教练,我们为什么要冥想?”在一些不够专业的健身中心,冥想索性就被取消了。因为体位法可以使脏腑和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骨骼都得到锻炼;课程结束时的瑜伽休息术,可以使身体得到深层次的放松。这两个环节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冥想却让我们感觉心烦意乱,为什么我们还要练习冥想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冥想——确实是瑜伽的最高境界。正因为冥想是瑜伽的精华,所以比体位法和瑜伽休息术更难掌握些,我们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去适应。
  
  冥想初期的烦恼和应对
  
  冥想时我们一般是双腿盘坐的姿式,坚持几分钟以后,渐渐会感到腿和脚,特别是在外侧的腿脚疼痛、发麻、发胀。这种感觉还容易忍受,不容易忍受的是心情的烦乱。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烦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1.因外在环境而烦恼
  天怎么这么热啊,房间里人这么多空气多不好啊,窗外的声音怎么这么大啊,平时本来根本不介意的事情都成了烦恼的根源了。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心里明白:有时候的确是外在环境不好,但也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的精神安静下来了,感觉器官变得更敏锐,并不是环境有什么变化,而是我们的内在心理发生了变化。不管是哪种原因,我们都要增强精神的自控力,有意识地排除环境的干扰。
  2.越是想精神集中,就越感觉到精神不集中,越来越烦
  我们的头脑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考虑事情,从一件事到另一件事好像水不停地流,而冥想却要求我们把精神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比如呼吸,这是违背日常习惯的,越是想精神集中到呼吸上,就越是做不到,“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真是烦啊。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明白:当我们非常强烈地想做一件事时,这件事情反而不能做好。所以,首先要放松,告诉自己初学者精神不能集中是正常的,一旦发现精神没有集中,就再回到呼吸上好了,不对自己要求太高,也就不会感到心烦了。
  总之,我们练习体位感到身体酸痛的时候能够坚持,练习冥想感到心情烦乱时也应该坚持下去,但是也不能过份勉强自己,如果很不舒服就休息。
  
  冥想不同阶段的感受
  
  随着冥想的深入,我们会体验到一些不同的精神境界。在前面我们曾提到王瑜伽修炼的8个步骤,从第5个“制感”开始,后面的4个步骤都是描述冥想的不同阶段。说到这里,我也想谈一下中国古人对这些精神境界的感悟。印度学者认为:没有迹象表明当时的中国和印度之间已有文化交流,因此,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人各自独立地发现了人的精神是有不同的境界的。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这样的描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知止”,不要胡思乱想,让散乱的意识集中起来,这其实就是冥想。能够做到“知止”就会感受到“定”这种精神状态。精神定下来,生活有了方向感,我们就会感受到内心的“静”。内心宁静满足,就会感到泰然“安”稳。内心安泰,考虑事情就能周详。考虑周详,才能得到事物的真谛。
  所以,冥想的过程,是越来越深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过程。了解自己的身体,可以使我们预防和治疗疾病;了解自己的心灵,可以使我们成为一个智慧的人,越来越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活的强者。
  
  现在我再来回答文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冥想呢?”因为,我的一位瑜伽老师曾经说过:如果练习瑜伽而不练习冥想,就像是那个买椟还珠的人一样,只看到漂亮的首饰盒,却忽视了盒子里真正有价值的珠宝。
  
  瑜伽经典体位介绍(每月一招)
  
   兔式
  做法:
  跪坐在脚跟上,腰背挺直,双手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呼气的时候,身体向前弯曲,将额头放在膝盖前方的垫子上,双手放在头部的两侧。
  吸气,臀部抬起,身体重心向前移动,用头顶支撑身体,此时大腿与地面垂直,保持两到三个呼吸(图1)。
  呼气,臀部向后,坐回到脚跟处,头偏向一侧,双手回到身体两侧,手心向上,婴儿式放松(图2)。
  如果按图1做感到比较轻松,可以将双手放到身体两侧,手心向上(图3)。
  如果按照图3可以轻松做到,可以将双手在背后十指交叉相握,两臂在背后尽量伸直,向头顶方向延伸(图4)。
  功效:
  增加头部、面部的血液循环,使颈椎更加柔软,对轻微的颈椎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注意事项:
  对颈椎的压力比较大,患有严重颈椎病的人不可以做。高血压、眩晕症患者慎做。
  责编:曹革林E-mail: lansheng123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