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健康就在自己手中

作者:王春华




  退休后,有了充裕的时间常出去转转,便又陆续见到了不少昔日的故交旧友。常有这样的情形:多年不见的熟人乍一见面,对方握着我的手惊叹道:“哎呀!老秦,身体还是这么棒!”“看你的气色,真好!”……
  开始,我以为人家只不过是恭维,就我这身子骨儿,也配称“棒”?称“好”?幼时的一场脊髓灰质炎致我终生残疾,双上肢和右下肢肌肉萎缩、功能丧失;3岁丧母,生活历经坎坷,早年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令我落下了胃病;还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前几年因居住环境恶劣,又患有肺气肿,每到夏秋之交就发作。这样的身体倘也被冠以“棒”、“好”二字,那么,这世上还有“不棒”、“不好”的身体吗?
  可时间长了,我发现这种“恭维”不是出自一两个人之口,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夸我“身体不错”、“不见老”,甚至竟有人郑重其事的登门向我讨教是“怎样保养的”。于是,我认真地审视了一下自己。这一审视我才发现,许多常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出的诸如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在我身上还确实找不到。我不仅每天中午要睡上1小时,晚上也从不熬夜,9点钟左右上床,几分钟便酣然入睡,且睡眠质量极好,没有特别大的响动甭想吵醒我,一觉睡到天亮;饭量当然比年轻时差了些,但食欲不错,没有什么所谓“不爱吃的”,借用一句广告词叫“吃嘛嘛香”;至于精神,不敢妄用“矍铄”二字自诩,但自觉饱满。发现了自身这些以前不曾留意过的“优点”后,我就想,自己从未刻意“保养”过(譬如吃这补药、那补品什么的),受经济条件所限,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可儿时的一个让人可怜的“病秧子”老了老了怎么竟反倒被众人齐夸“身体好”了呢?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精神”二字,想到了“精神变物质”这个哲学道理。
  前面说过,我自幼身残且丧母,生活之艰难、经历之坎坷可想而知。但我却天性乐观、开朗,不论遇到怎样的难关,我从不怨天怨地,面对困难我总是积极想办法克服它、解决它、战胜它,一旦克服了它、解决了它,自有一种成功感、欣慰感、喜悦感洋溢在心头。“快乐是精神的维生素”,对身心健康自然是大有裨益。所以,忧郁症之类的疾病绝不会找到我的头上来。
  我四肢中虽残了三肢,但毕竟还剩一条左腿是正常的,因有了这条正常的左腿,我就还能行走。自然,那“走”的姿势欠雅,难免引得路人侧目或说点儿什么。
  退休后,有时间了,我不仅要走,而且还要“跑”!只要天气正常,我每日清晨即起,做几个弯腰动作,再做几个下蹲起立动作,然后便沿着路边“跑”上一段。“跑”字所以要加上引号,因为严格地讲,我那实在算不上跑——迈出的左腿落地站稳后,靠身体的晃动将残疾的右腿甩向前,待其落地并支撑着身体还没歪倒的瞬间,迅速地又将左腿迈了出去……我心里明镜儿似的:就这种“跑”法,不定正被多少双眼睛“欣赏”着呐!可我就是要在这种“欣赏”的目光中坚持着“跑”下去。每次“跑”完,不仅呼吸舒畅,且心中有一种“又一次战胜了自我”的胜利感。
  日子久了,“跑”的成效也就显现出来了。如今,我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胃病早已好了,肺气肿不知算不算是彻底痊愈,起码去年的夏秋之交没再复发。尤其要说的是,不懈的坚持,不仅“跑”掉了自卑的心理障碍,而且还赢得了常见我“跑步”的人们的钦佩。
  清晨“跑步”,白天干点儿什么呢?南宋诗人陆游云“皓首更觉知识浅,老来正是读书时”,读书,看报,学着写文章。不是说菜刀不用要长锈,人的脑子不用也是要“生锈”的吗?我体会,“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中的“运动”一词,不仅指身体的活动,还应包括动脑,常用点儿脑子,免得将来得老年痴呆症,正所谓“读书有味身忘老,病须书卷作良医”。
  退休后,我自费订阅了几种报纸杂志,读书看报有了什么体会或在生活中有了什么感悟,就动笔把它写一写。于是便有了这篇拙文。前不久,我又弄了台电脑,学着上网。当然,对我这个年纪大且又不懂洋字码的人来讲,要想学会操纵电脑,还真应了那句歇后语了,“屎壳郎驮坯——费点儿劲”。可我并不因此而退缩,而是下足功夫,愣学!
  至于别人问我是“怎样保养的”,实在说不出,确实没刻意“保养”过。倘一定要说,那么我就说:“健康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一旦战胜了心理障碍,绝对有益于身体健康、延缓衰老。只是不知这算不算一种养生之道。
  (通讯地址:310022 杭州市拱墅区石桥路永佳南苑16号)
  责编:赵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