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敏学·多思·仁爱

作者:常 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郭志强教授是公认的医技极为精湛的妇科名医,治疗不孕不育、崩漏、闭经等有卓著的疗效,不仅使很多绝望的患者病愈,还让一些西医专家刮目相看,常常登门求助。
  有一位女患者,因长期缺乏营养和身体的损伤,闭经达12年之久。加上身体状况特别差,治疗起来极为棘手。郭教授试着用中药加小剂量的西药,调理一个多月患者就来月经了!
  杨女士因为刮宫后子宫内膜特别薄,薄得月经前B超检查时只是一条线,即使是怀孕了也不会坐住胎的,后来经郭教授治疗,顺利怀孕了;怀孕后又为她整整保胎5个月,最后母子平安。
  还有媒体广为流传的赵女士的故事。赵女士连续三次做试管婴儿都失败了,郭教授认为黄体功能不健是导致试管婴儿失败的原因,采用中医健胃、补肾、养血的方法,整体辨证地调整,结果赵女士生了一个胖儿子。
  中医是一个重实效的医学,疗效说明一切。那么如何才能成长为一个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好中医呢?郭教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解答。
  
  勤于琢磨 善于总结
  
  郭教授没有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其治病的手法和风格不靠家传,完全是自悟。他高超的医技与他爱琢磨有很大的关系。
  郭教授每天下班回家后,喜欢把这一天诊治过的病人再在脑子里过一遍,结合白天发现的问题,看一些书,查一些资料,想一想如何治得更好。
  郭教授曾用一个方子治疗子宫出血的病人,其中生蒲黄用到30克,用上后,病人出血很快就止住了。这给了他启示,大剂量的蒲黄有收缩子宫而止血的作用。郭教授记下了这张处方,再有类似病人时,他又用这个方子来治疗,果然效果又很好。郭教授在门诊和病房中观察了几百个月经周期,成熟后就固定下来使用。
  郭教授创制的三步贯续疗法也正是他重视女性的生理特点、反复琢磨、不断总结的结果。这种思路和方法应用于临床近30年,使相当多的人受益。
  
  跳出古人名言的约束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对于古人的一些名言,是很少有人敢于对这些名言提出质疑的。郭教授认为,古人的名言并非圣言,也要因时因地来看,比如宋朝医家朱丹溪曾提出“妇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 古时的女性大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经常吃些温补药,所以易出现“阳有余”。但郭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现代的女性因为工作和家庭,负担较重,她们和男性一样工作,风里来,雨里去,容易受寒邪侵袭,再加上女性爱吃冷饮,所以阳气受损是常有的事。此外,成年女性大多有小腹发凉、大便不好、手脚冷、鼻尖凉的症状,寒象很明显,应该说是阳亦虚。
  郭教授在临床上多采用温通化湿的方法来治疗慢性盆腔炎,多能在1周左右起效。他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及输卵管不通的药物组成也与众不同。
  朱丹溪讲黄芩白术是安胎之妙药,不知从什么年代起,黄芩白术变成安胎的圣药了,目前就安胎而言,不管病情如何,每方必用黄芩白术,而且配伍应用。郭教授却不这样看待黄芩。本院一个博士的夫人怀孕了,服药后老是腹痛,后来找到郭教授,开了一张方子,就好了。这个博士与郭教授一起吃饭时,博士对郭教授说:“郭老师您的方药真是好,我老婆吃了之后就不疼了,实际上就差一味药。”郭教授笑着说:“是黄芩吧!”
  对于妇科的一些常见病,一般人都讲究填补肾精,忽视脾胃的调整,郭教授在临床中把脾胃的作用提高到和肾一样的程度,这也是他与其他医生的不同之处。
  
  不耻下问 善待病人
  
  郭教授喜欢不耻下问,他说周围的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他在自己进修产科的医院,管助产士们叫老师,搞得助产士们很不好意思:“您都是大大夫了,怎么还管我们叫老师。”郭教授回答说:“在中医方面我比你们强,但在接生上你们的确是我的老师。”他这种谦虚的态度为他赢得了很好的人缘,每次他向别人请教时,总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作为年轻人勤学勤问很容易,但作为已有名气的专家,真正做到不耻下问却并不容易,郭教授摆正了自己的心态。
  闭经这个病是很多人不愿碰的,因为很不好治,治不好又丢脸。但郭教授遇到前面提及的闭经12年的患者时,十分同情这位病人,并体谅到这个患者还没有结婚,虽然也不能保证治好,但是心里觉得不能丢下不管,应该努力试一试,于是就有了那个让人惊讶的结果。
  对于子宫内膜最薄患者的保胎,郭教授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不过,他每天去看她,却总是先看别人一遍,最后再问她病情,安慰病人说没事没事。
  郭教授深知不孕症患者的痛苦,他们大多看病时间长,经济花费大,精神上也很痛苦。医生不能给病人增加心理负担,而是应该给患者吃定心丸;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给患者省钱。基于这样的认识,敦教授每次开贵重药时总是掂量来掂量去,询问病人能否承受。他对病人的体贴赢得了病人的尊重和信任,也为取得满意的疗效打下了基础。
  郭教授对于物质条件和各种待遇,从不追求和索取。他强调这样才能把心静下来。这话说起来虽然简单,但这对于成就一代名医却是至关重要的。
  责编:曹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