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百病简明防治方案之高血压
作者:孙刘红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世界各国均很高。高血压是以静息时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值(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两者均高)为主要体征,可伴有心、脑、肾、血管和视网膜等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它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95%以上。高血压有发病隐蔽,危害严重,其并发症能致残、致死等特点。
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与吸烟、过度饮酒、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心理精神刺激、饮食过咸等因素有关。
【预防】
高血压危险,但还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步来预防:第一部,坚持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等;第二步,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第三步,接受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保持乐观的精神,劳逸结合,睡眠充足,限烟戒酒,平衡生活,避免熬夜,早睡早起,控制体重,选择健康的饮食,即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少油,少糖,少盐。已患高血压者,应坚持积极治疗,戒除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治疗】
一、针灸治疗
1、对刺法
穴位:绝骨、三阴交。
方法:取1.5寸长的毫针,绝骨、三阴交两穴对刺,两侧穴位同时使用。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针感向四周扩散,留针15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施捻转手法一次。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针后血压下降及自觉症状也随之消失和改善。
2、开四关
穴位:太冲、合谷。
方法:取1寸毫针针刺两侧太冲、合谷,施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此法适宜肝阳上亢型。
二、中药贴敷疗法
1、涌泉穴中药贴敷疗法
药物:桃仁、杏仁各12克,栀子3克,胡椒7粒,糯米14粒
方法:将以上5味药共捣烂,加一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三次用,于每晚临睡前贴敷于足心涌泉穴,白昼除去。每天1次,每次敷一足,两足交替敷贴,六次为一疗程。3天测量一次血压,敷药处皮肤出现青紫色。该法有降压特效。
2、贴耳豆
穴位:心、肝、肾、额、神门、肾上腺、内分泌
方法:用“王不留行子”贴压上述穴位,每天按压3次,夏天3天后换豆,于另一耳再贴上述穴位,冬天则5天后换豆再贴。
三、食疗
1、菊槐绿茶饮
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以沸水沏,待变温后,频频饮用。可久服。
该方可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
2、菊饮
鲜夏枯草、野菊花各10克,以沸水冲,泡10-20分钟,当茶饮。
本方有疏风清热之效。
3、菊花乌龙茶
杭菊花10克,乌龙茶3克,入杯用沸水沏,不拘时饮,宜久服。
本方有清热疏风、明目之效。
4、西红柿汁
西红柿2个(约200克),洗净后取汁,早晨空腹饮用,宜常服。
本方有清热解毒之效。
5、枸杞粥
大米100克,枸杞30克,将枸杞洗净,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熬煮成粥。每日一次,宜常服。
本法有滋阴补肾健中之效。
【注意事项】
患高血压病后宜坚持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水平。伴随中药治疗时,降压药不能骤减,宜依医嘱慢慢地,有规律地减药量。
当高血压病人出现以下症状时要积极抢救:
1、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
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责编:曹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