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老师留下44封生命绝唱
作者:老 歌
把孩子带进知识的世界
今年30岁的郑青曾是安徽省霍邱县姚李镇的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员,为改变家乡的教育面貌,他一直想当一名人民教师。2004年9月,机会来了。农技推广站进行事业单位改革,他和妻子一起经过考核从农业系统转岗到教育系统,被分配到姚李镇长岗小学任教。重新找到归宿感的郑青在新岗位上虚心求教,潜心钻研。为方便管理学生,郑老师和爱人干脆搬到学校一间堆放杂物的教室住了下来。校长陈道喜对郑青夫妇的到来欣喜万分,他在长岗小学教了30年书,学生虽越来越多但新老师却一个没见来,因为村里有文化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更没有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愿到农村来教书。在这师资后继乏人青黄不接之际,郑青和王道琴这对长岗小学仅有的两个大专毕业生的加盟,给这所教师平均年龄高达50岁的学校带来了无限生机活力。教学不久郑青发现,现在的农村孩子经济条件虽有改善,但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孩子们在心理上缺少慰扶,他们渴望师生间能像父母般进行沟通交流,无所不说。郑青“对症下药”,业务能力进步显著,师生平等交流对话成为他教学的一大特色,在全县被广为推广。
郑青上课时常感到身体乏力,有时刚板书几分钟就觉身子失重猛然晃一下,郑青没在意,坐下来稍作休息后又开始上课。在妻子的多次催促下,2005年暑假,郑青到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做了检查后,拿到报告单时如堕万丈深渊,确诊结果竟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医生让他立即住院。白血病,这个以前只在媒体上看到的绝症突降自己头上,郑青怎么也无法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用拳头猛击医院外的水泥墙任鲜血淋漓,一下子瘫倒在冰凉水泥地上。
面对随时可能降临的不测,郑青变得非常沮丧,在巨大的焦灼痛楚与失落郁闷激烈交锋中,经过一段时间激烈思想斗争后,郑青毅然决定一边治疗,一边返回讲台继续给孩子们上课。同学们看到郑老师又回来给他们上课了,都高兴的不得了,每天郑青一踏进课堂,同学们都报以雷鸣般的掌声。郑青老师重回课堂深深打动了附近好几个庄的乡亲们,有的家长托人把孩子转到他班上,一些以前跟随打工父母在外地就读的孩子也回老家进了郑青班,导致全校生源急剧上升。学校领导怕劳累加重病情,要求郑青在家休息发全额工资,但郑青坚决不同意,他对校长说,孩子们挺喜欢我讲课,让我再坚持一段时间吧。
我不是病人,
老师的意志会像保尔
“我是老师,不是病人”,这是郑青每天遇见同事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农村孩子很聪明,一点都不比城里孩子差,他们缺的只是教育。我离不开这些孩子。”这是郑青一见家长们常说的一句话。妻子王道琴同是长岗小学英语老师,她说郑青现在所有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已进入痴迷忘我的境界,每天一回家夫妻交流的全部内容就是他的学生,一会儿说有个孩子现在性格变开朗了,也敢主动举手朗读课文了;一会又讲有个娃儿大开窍了,数学成绩好像坐上了火箭直线飚升……
此时,郑青患病后免疫力锐减,小病不断,一个感冒都可能夺去郑青脆弱的生命,他已经10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而现在他最最担心最最留念的是自己才站了两年的讲台,就被病魔缠身随时可能再也见不到可爱的孩子们了。在2006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郑青开始做一件在他看来是一生中具有伟大意义的交代工程:总结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据此给44名学生每人写一封饱蕴无限留念解读生命真谛的书信,奏响一位绝症老师的生命绝唱,作为学期结束前的礼物,打算一旦自己倒下就交给下一任老师,使之能心中有数的因材施教。
每封信分三部分:沟通劝导、优缺点和改正措施。如他在给曾患过小儿麻痹症的肢残学生孙好的信中写道:身体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理想与志向。最近你变得有礼貌了,见人就打招呼,写字也工整漂亮了,这些进步老师可高兴了。希望在我短暂生命历程中,能多为你再开几次小灶,让你感受到家庭般的温馨,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老师病得不轻,如果我走了,孩子你千万别松懈,要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虽然是短短的几百字,可郑青一坐下来就备感吃力,大脑和手都不听使唤,特别是连续化疗,严重损害他的记忆力。如果一晚连写三封信就得熬到凌晨12点多,略作休息后还要批改作业备课。妻子心疼他嗔他这是在和死神赛跑,作践自己。然而郑青依旧不懈坚持,每完成一封信,一种喷薄而出的激情交织着自豪的成就感油然涌漾全身。半月时间里,郑青用泣血般的大爱写就44封信,他用一颗从容真诚的心与孩子们老朋友般掏心窝子地交流,他不想这么快就走,他和孩子们还有好多心里话要说。他告诉妻子,哪天我走了,就从枕头下把信拿出来交给接任老师,如果孩子们还记着我,每年的清明到我的坟头告诉我他们的成绩是否进步了,缺点是否改正了……
就这样,从2005年夏至2006年冬,他边打针边上课坚持了整整一学期,4次栽倒在讲台上!校长和老师们被郑青的执着精神深深地震撼了,霍邱县长岗小学校长陈道喜说,郑青简直就是超人,他得病回来上岗以后,班里学生成绩平均提高30%以上,跃居全县前列;同事说他了不起,创造了奇迹;孩子们也欢欣振奋,这样的好老师怎么就会得病呢,苍天不公啊!
如获新生,
我把毕生精力献教育
好心人天不负。郑青的执着精神感动了周围的人们,辐射到全国!姚李镇、霍邱县社会各界首先行动起来踊跃捐款,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留住这位好老师!广西南宁一个女孩为郑青的事迹所感染,在今年情人节里发起声势浩大的义卖玫瑰募捐活动,帮助郑老师筹措药费。2月9日她倾其所有花了11000元从云南订了一批玫瑰,2月12日到达南宁后她先请求南宁电台帮忙,免费通过电台招志愿者,并在网上发帖子招募志愿者,有400名志愿者加入了她义卖玫瑰的行列。尽管有大部分玫瑰没卖出血本无归,未能实现捐赠初衷,但爱心行动让郑青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么多人关心我,够了,足够了…… 此时郑青的病体再也坚持不住,5月份被家人强迫送进安徽省立医院治疗,而手术首次住院费要交30万元,还要再付给“中华骨髓库”3万余元的相关费用,郑家为此愁肠百结焦急万分。
好老师我们需要你!郑青老师的事迹感动江淮大地7000万父老,牵挂了许多人的心,安徽省影响力最大的《新安晚报 》、新华网安徽频道等媒体向社会发出倡议,开通捐助热线与帐号接受各界捐助。一时间,爱如潮水滚滚涌来,至5月中旬,各界救助款达20万余元,加上妻子王道琴从霍邱县医保中心预支可报销的大病救助7万元,勉强得以先入院治疗,再想办法筹措余款。更令人振奋的是,经安徽省立医院多方联系,已在北京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移植捐献中心找到与郑青老师配型相符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血液病专家孙自敏多次为郑青诊疗后认为,移植手术的时间不能拖过今年5月份。从5月14日入院起,他已经接受了5次化疗。面对社会的关爱,病榻上的郑青感慨道:“我和病魔斗争的信心,是众人爱心汇成的,如果我有幸获得新生,我将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由于病情反复服药出现副反应,郑青在安徽省立医院等待手术那一天。而距病房100多公里以外的学校里,一群孩子正期盼着他们亲爱的老师能早日归来。在郑青住的四面是玻璃窗的病房里,玻璃窗上密集地贴满了20多张学生们的合影照片,每当手术前和一次次强烈的药物副反应袭来时,郑青都会向那些照片投以深情一瞥,久久凝视着那一张张清纯熟悉的笑脸,会反射给他无穷力量,忍受住强大的病痛折磨。一个平凡的乡村教师如此挚爱自己的学生,令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妻子王道琴在医院附近租了房护理丈夫,每天只能透过窗子看着丈夫,通过电话聊聊天,她告诉郑青,孩子和学生都惦记着他,这带给郑青极大的安慰。王道琴还把一株翠柳挂在郑青窗前,她轻轻地说,“绿色象征着生命。”
5月23日,家住江苏省宿迁市的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王迎春捐献60毫升型号匹配的造血干细胞,由南京专车急送至合肥输入郑青体内。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主治医生孙自敏说,造血干细胞输入仅是移植过程的前奏,过段时间,植入的造血干细胞在患者体内成功生存并发挥造血、免疫功能后,才真正表明移植获得成功。由于患者在移植前出现了罕见的副反应,给移植带来更大的风险与难度,但医院做了周密的治疗和处理方案,对移植成功有信心。
经过10多天的焦急等待,安徽省立医院的医生终于在6月4日发现郑青体内中性粒细胞超过500/微升,6月5日达880/微升,6日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090/微升。医生高兴地告诉郑青夫妻俩,郑青体内中性粒细胞连续3天达到500以上,就意味着病人的造血系统已重新建立,已经脱离危险期,新植入的干细胞已在体内开始正常造血,植入的骨髓已经“生根发芽”!医院方面表示,下一步医院将密切观察新血和郑青体内器官是否会产生排斥,并将做好防治措施。目前,郑青恢复良好,医院决定郑青可以回家治疗。郑青这段时间精神明显好转,脸上现出红润,已能够勉强支撑着坐起来,看看教育杂志和报纸时刻惦记着他的本职。
然而近日又传来不幸消息,郑青在成功进行骨髓移植140天后,又陷入双重困境:一方面肺部受感染时刻有生命危险;一方面巨额医疗费用让他无法承担。在10月11日的复查中,医生发现郑青体内出现排异反应,肝功能受到损伤。郑青连忙回来住院,接受新一轮治疗。但是当医生设法控制住新造血液对器官的排异反应时,郑青柔弱的身体又因免疫力下降而不幸遭受肺部霉菌感染,这对他好不容易得来的新生命无疑是致命的威胁。为郑青治疗的省立医院耿医生说,“由于郑青免疫力低,常规的药品不能用。从目前的情况看,治疗前景不是很乐观,郑青甚至会有生命危险。”目前,郑青每天都要使用价值约2000元的药品进行治疗,而要控制肺部感染初步估计还需要10万元之巨,这让他的家庭几乎无法承受。郑青的妻子王道琴说,近一个月的时间就花了5万多元,现在只能四处奔走东拼西凑,“能想的办法都已经想尽了,真的走投无路。”这个坚强的女人为了自己心爱的丈夫,每天拿着同乡录一家一家地拜访求援,但获得的也只是杯水车薪。现在郑青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重返课堂。好老师郑青,所有的人都在默默为你祝福:战胜病魔重返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