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菜根谭》教给的养生智慧
作者:路永照
[原文]
前集OO一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释义]
人世间最尊贵的莫过于道?熏最美善的莫过于德?熏抱定自身道德情操,似乎限制了在社会中生活中的自由,但反观那些弄权取势的人,哪一个不是风光一时,而万古凄凉呢?通达的人应透过表面现象去观察,去思考自己生命结束之后留给世界的东西,宁愿受一时的寂寞,也不要去牺牲自己的道德品质去逐求那使自己万古凄凉的东西啊!
现在社会带来了很多的变化,人们受到诱惑的东西更多了。其中最大的诱惑应就是“名利”二字了。人们随波逐流,盲目地看着别人追逐这个东西,就随之模仿。其实安静的思考一下:这真是自己需要的吗?这样的追逐能使自己快乐吗?这可以生出很多本质的追问。
“追寻完善的自我是你最伟大的事业。这种追寻在创造性的自我接受中只是一种拼搏。你生活的其他部分都不能超越这一意义。”(?眼美?演玛尔兹《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记住,不惜代价模仿他人是不会幸福的。你是独立的个体。你应该利用自己的优点,不要浪费。当你想去模仿他人时,你就在浪费。”(同上书)自我接受和自我实现是最重要的,完全没有必要去追逐对自己来讲很矛盾的东西。
然而“名利”不是好的东西吗?应该把眼界放得远大些——以自我实现的胸怀去做事。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青年时立志“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样的志向是值得学习的。当然,对于伊藤博文的个人评价又是另一回事。人们喜欢把他与同时代的清代大臣李鸿章对比,两人都致力于国家的强盛。伊藤博文成功了,李鸿章失败了。但这又是历史环境的特殊所注定的,据说,李鸿章在德国订购了一艘军舰,但因为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军费去建颐和园,买不起了。日本听说了就全国募捐,天皇和皇后也都捐出了自己的物品,买下了此舰,此舰正是后来邓世昌下令去撞击的“吉野”号。不过,虽然日本人心中的伊藤博文是导师一级的人物,但他还是因为侵略被朝鲜义士刺杀了。而他的“万世名”如何,也留下了很多争论。
我们再看一下孙叔敖的故事。他原本是一位隐士,被推荐给楚庄王当了令尹(相当于宰相)。他善于教化,政绩卓著。有位叫做孤丘老人的拜访他,说:“高贵的人,有三怨,你要注意。爵位高的人,别人嫉妒;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俸禄优厚的人,会招来怨恨。”孙叔敖听了回答说:“我爵位越高,我心胸越谦卑;我官职越大,欲望就越小;我俸禄越优厚,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多。”孙叔敖按照自己的说法做了,几次被降职、复职,浮沉自如。别人问他为什么复职时没有显得荣耀,降职时没有显得忧虑时,孙叔敖说:“官职爵禄的到来和失去与我无关,我追求的是顺其自然,悠闲自得,哪里有工夫顾得上这些贵贱问题呢?”孔子曾高度评价孙叔敖的胸怀,认为生死都不能改变他的操守。
[[养生提示]
《遵生八笺》是明代养生学家高濂所著,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全书19卷,40余万字。该书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延年养生的方法,深受后世养生学家的重视。现在我们节录的是此书中的“戒名利四字诀”一节。
“天清地宁,人物营营,名利奔迫,喜怒交争。思久厥寿。弥丧其生。何不寡欲,端守尔精?”
天地是那么的清静,然而世上生活的人们却为了名利的追求而忙碌不停,被喜怒不安的情绪侵扰。这样劳心费神一定会折损寿命。为什么不减少点欲望,认真守住自己的精气呢?
责编:曹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