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你对“血稠”知多少?
作者:向 阳
那么什么是血液黏稠呢?
血液黏稠属于血液流变学的范畴,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观与微观流变特性规律及在医学等领域内应用的科学。它是通过对血液黏度、红细胞变形与聚集、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等的测定,预测某些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血液流变学参数可作为某些疾病诊断的辅助指标,还可以观察药物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评价药物的疗效,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影响血液黏稠度的因素有哪些?
血液的黏稠度首先与血液的有形成分有关,主要是与红细胞比积有关,红细胞占血细胞的95%以上,其余的5%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所以,红细胞数量与全血黏度关系非常密切。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越弱,血液黏稠度越高。细胞聚集性越强,血液越黏稠。血浆黏稠度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尤其是纤维蛋白原。血脂和糖类对血液黏度有一定影响,但不起主要作用。因此过分强调用少吃肥肉、多吃素食的办法去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一些人害怕心脑血管病,不吃鸡蛋不吃肉,专门吃素食,这样做会因为蛋白质缺乏而引起贫血、免疫力下降,并且由于血管缺乏弹力蛋白而引起血压增高。同时,由于胆固醇过低,造成细胞脆性增加,使得脑出血的发生率增加。所以说,胆固醇过低或过高对人体都是不利的。
血液黏稠度增高是否会引起中风?
这是许多中老年人非常关心的问题。脑中风的原因有很多,血液黏稠只是原因之一,只能说血液黏稠度高,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大。比如说吸烟的人肺癌患病率高,但不等于吸烟就一定会得肺癌,但是戒烟肯定会对预防肺癌有好处。同理,降低血液黏稠度对心脑血管病有预防作用。
如何降低血液黏稠度?
多饮水血浆中90%是水。脱水会引起红细胞压积增高,也就是说红细胞在血液中的比例增大,另外,脱水会引起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以及聚集性增加。所以,多喝白开水既省钱又能预防心脑血管病。临床上经常见到这样一些病人,不爱喝水,天热出汗也很少喝水,结果头晕、胸闷、肢体麻木,跑到医院花上千元输液,真的很不合算。成年人每日应保证饮用8杯白开水。
饮食平衡主食的摄取量根据运动量来决定,多吃未被加工过的粗粮,少吃细粮,肉食和蔬菜的比例应为1∶4。
适量运动运动能减少红细胞的聚集,扩张毛细血管,使得血液循环通畅。
戒烟吸烟会引起纤维蛋白原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是引起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增高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纤维蛋白原大于500毫克/分升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会增加4倍。
血液黏稠的药物治疗
血液稀释疗法包括放血疗法,比如现在提倡的无偿献血是一个非常好的稀释血液的办法。
另外,一些有活血化淤功能的中药,输入人体后,病人有明显的症状改善,但是,靠输液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是不正确的,因为液体进入人体之后,很快就会从肾脏排出,输液可以解决一时的症状,但不可能解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问题,也不可能把脑血管的危险因素都去除。
所以在治疗时一定要注意用药的选择,中医讲“治病治本”。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良药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