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正确饮食造就血液健康
作者:韩 婷
餐桌上的防“贫”明星
贫血,作为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血液病,多与营养不良,铁质、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缺乏有关。而现如今它反而成了一种“富贵病”。究其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模式起了推动的作用,如青少年亲洋快餐而疏蔬果(导致叶酸等摄入量减低),女性和老年朋友盲目追求素食(素食大多贫铁),男性朋友嗜烟贪酒而使得营养流失(如尼古丁、酒精“偷走”体内的维生素)等。一旦贫血临身,就会出现头晕气短、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现象,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如何纠正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呢?首先调整三餐食谱,补足造血原料,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牛肉、肝、肾、海带、豆类等。此外,体弱的中老年人可适当吃一些黄芪鸡汁粥、猪肝粥、红枣黑木耳汤、荔枝大枣粥等药膳方亦有效果。
再则,谨防营养“窃贼”上身,如戒烟少酒、不饮浓茶等。比如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食物中铁质的吸收。两种方法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饮淡茶拒浓茶,淡茶中鞣酸量少,副作用不大,安全性就大得多了;二是餐后1小时后再饮茶,此时食物中的铁质已几乎被全部吸收了,不会受到茶叶中鞣酸的干扰。
积极摄入使血液通畅的食物
有点医学常识的朋友都知道,高粘血症往往和心脑血管疾病有直接关系,想保心、脑平安,务必防止血液变“粘”。血液变粘的危害在于变得粘滞的血液流动速度减慢,有形成血栓之虞。如果血栓阻塞脑内血管,则可引起昏迷、半身不遂,俗语称之中风;堵塞冠状动脉,则可引起心脏供血中断,诱发心肌梗塞。然而,平时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却可以帮助防止血液变粘,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
首先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特别是晚上睡前与清晨起床后喝上一杯(约200毫升)温开水稀释血液,防止血液过粘“立竿见影”。
调整三餐必不可少。控制荤食,少食肥腻厚味食物,多吃含纤维素多的清淡素食。可通过食用豆制品、适量的鱼肉、瘦牛羊肉、鸡肉等来补充蛋白质,食用油可采用豆油、菜油、麻油等植物油代替动物油。饮食尽量清淡,控制盐分。富含ɑ-亚麻酸的食物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深海鱼类中含有的EPA和DHA属于这类脂肪酸,提倡多摄入。
正确饮食维持身体酸碱平衡
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发现,血液的酸碱失衡会引起人体的“亚健康”。机体处于酸碱平衡的时候是最健康的。但现代饮食在种类和数量上越来越丰富,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糖类食物大量摄入,使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产物。同时,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以车代步导致的缺乏锻炼等等都加重机体酸碱失衡现象。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碱性略占优势。如果酸性成分过多,就会成为多种疾病的温床。平常多食含碱性成分多的食品,比如绿叶蔬菜、水果、牛奶等,可以保证血液维持在略偏碱性的正常状态,防止“亚健康”的出现。
巧用食物净化血液
人体血液中如果污染物、毒素积聚过多,超过自身的解毒能力,是诱发过敏、衰老及癌症的重要因素。使血液变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慎吃入不洁食物,或嗜烟、酗酒等。因此在饮食习惯上要戒烟,少喝酒,保持大便畅通,注意饮食卫生,多吃猪血、大蒜、绿豆汤、海带、新鲜蔬菜、水果等有清毒解毒功能的食物。新鲜蔬菜可使血液呈弱碱性,让细胞内的毒素溶解,随尿液排出体外,如胡萝卜可加速汞的排泄,大蒜则有助于钴的排出;海带对放射性物质有特别的亲和力,海带中的胶质能促使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排出体外,减少放射性疾病的发生;绿豆能帮助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物,包括各种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促进人体的正常代谢;蘑菇能净化血液,排泄毒性物质,经常食之起到净化体内环境的功效;猪血含有大量血浆蛋白,经过人体胃酸和消化酶分解后,与侵入胃肠道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学反应,变为不易吸收的废物而被排出。
责编:赵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