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1期

防治乙肝:中医特色显身手

作者:曹革林




  我国为肝炎大国,据报道:我国现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达1.2亿之多,现症患者达1400万人,而且感染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医学虽无明确的记载,却有“一病一气”的论述,并认为“戾气者,非寒、非暑、非暖、非凉,非四时交错之气,乃天地别有一种异气”。这种戾气实质就包括了现代医学中多种病原微生物。因此可以认为,乙肝就是由嗜肝湿热病毒而致。嗜肝湿热病毒侵入肝脏,肝藏血,疏泄功能失调。少数患者极易湿郁化火而致“暴肝”、“急肝”,化火上扰心包出现高热,出血,昏迷,口干烦躁危证。多数乙肝患者是由湿热病毒犯肝克脾导致肝藏血、疏泄功能失调,肝阴受损,而出现胁痛,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弦。乙肝其实就是湿热之邪侵袭肝脏,留恋胶着不去而导致的慢性损害性疾病。
  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是通过注射器、针头、输液器、抽血针、针灸针、手术用具、输血和血制品传染的,此外精液、唾液、性接触和胎盘、分娩、哺乳、喂养等方式也能传播。本病可见于各年龄节段,但以10~30岁的青少年为发病高峰。老年和孕妇患重型乙型肝炎较多,病死率高;婴幼儿时期开始携带表面抗原者,其持续时间长达10年以上,后果严重。
  乙型肝炎是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各系统均可产生并发症,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也是引起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而我国又是肝癌的高发地区,约占世界总数的40%,由此可见患乙型肝炎后果的严重性。
  虽然大多数乙型病毒携带者并不会传染给他人,也不会转化成现症患者,但依然会有较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因而做好乙型肝炎的防治显得尤其重要。
  由于西医西药在治疗上仍有一定难度,并且治疗过程中免不了会带来某些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在这里郑重提出,防治乙肝,在采取西医西药救急同时,不妨选择绿色、经济、安全的中医、中药、藏药以及体疗、心理调整、饮食、睡眠滋补等等。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中医灸法是治疗免疫力低下疾病的良方,长期坚持,确能扶正祛邪。
  总而言之,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请莫悲观失望——防治乙肝,除了西医和西药外,还有一条途径就是靠中医、中药、藏药,靠免疫力的自我激发和自我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