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2期
身病也可“心药”医
作者:锦 程
一方面,人的一部分生理机能是不受自我意识的支配或自我意识的调控不产生直接效果的,如体温、心跳、机体的新陈代谢等等。
然而,不直接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只是人的一部分生理机能,而不是全部。实际上人的大部分生理活动都是直接受意识支配的。比如人说话、运动都是直接受大脑意识支配的。在这里,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是不可分的。有些生理活动既可以受自律神经的调节,也可以受自我意识的调节,如呼吸,一般情况下是由自律神经来调节,但也随时可以受意识支配。有些心理活动虽没有对生理活动产生直接的控制,却产生了存在明显因果关系的影响。如思虑过度就会影响消化吸收,等等。
大量事实说明,心理作用是完全可以影响和支配生理活动的。
人的大脑是一个神奇的器官,具有非凡的智慧和“灵性”,是一台超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做梦、创作、发明创造就是明证。大脑可以按照人的自主意识和“潜意识”去自动编码,从而调控人的生理机能。持续的意识调控可以对生理机能产生巨大影响。
在人体生理机能的运行过程中,人体的能量系统是起主导的、控制的、统帅的作用的,即中医所讲的“气为血之帅”。而人的自主意识则是人体能量系统的“最高统帅”。
人的机体尤其是大脑充满了智慧和灵性,具备强大的自我防御、自我修复、自我康复的功能。当人体生病时,只要给人体的这种自我治疗能力创造充分的条件,如静养,补充能量和营养,人体自己就能治愈疾病(外伤、烈性传染病等除外)。通过自我意识的调节,有意识地调动人体生理机能去对抗疾病,会对人体的自我治疗机能产生助力的作用,促使更快、更有效地自我医疗、康复。
所以说,人体本身是“万法具足”的,它有一个“万能”的“自备药厂”,可以随时生产各种不同的“良药”供人体使用。只要不人为地破坏这种“造药”机能,就能持续地维持人体健康。
当人体某一部位发生病痛、病变时,道家倡导人们采用“意守”的方法祛除疾病。“意守”就是通过意识的调节,将人体的“正气”——生物能量引导至某一部位的自我医疗方法。
意守就是在身心较为安静的基础上,将心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的方法和过程。古代养生方法中有“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持想守一(支谦译的《法律三昧经》)、守一存真(《抱朴子·内篇·地真》),一心内守(《日用经》),守一处和(朱熹《调息咸》),追念守中(《保生秘要》)”等。意,是指心念之动而未形于外者,是思想活动,守,是指相守而不离。所以意守即是摄心归一,专其一处,或谓“收拾全副精神只在一处”(高攀龙《高于遗书》卷二)。
在临床实践中,人体可意守的范围是很广泛的,运用得当,都有治病效果。正如《保生秘要》上说:“昆仑至于涌泉,周身前后之窍,虽各家传授,各取其善,若能精守其一,皆可起病。”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意守是一个包括注意、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心理活动的过程。
意守要求人将心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这种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心理学称之为注意。注意有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之分。外部注意是指向周围事物现象的注意,而意守方法中有意守外景法、意守某些事务法。内部注意是对本身的思想、感情和体验的注意,意守方法中则有意守身体部位法。注意还包括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其中,有意注意是一种自觉的、有预期目的、并经意志的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有意注意所集中的对象是由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而确定的。要使意识集中在这样的对象上,就必须有维持注意的意志努力。而意守中的正念则是诱导意识达到和维持在入静状态的目的性明确的主动心念。
人利用感觉、知觉进一步仔细地体察身体内部的变化,这时机体内部感觉、知觉处于敏锐状态。而人在意守中采用意守某些事务法时,利用的是想象手段。在意识达到入静状态时所进行的自我调整过程,如以意领气,意气相随等,又多有自我暗示手段的参与。
意守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概括为内守和外守两大类。所谓内守,是指思想集中于自身,如意守丹田、意守呼吸等。外守,则指思想集中于自身以外的事物。常用的意守方法有:
1、意守身体放松:有意识地使身体放松。从练功一开始,就要注意身体姿势摆得安稳妥当,舒服自然,并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不断加深放松的程度。
2、意守身体某一部位:在全身放松后,把心念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排除杂念;另一方面,由于意守的部位不同,可以对身体内部气血的运行、脏腑的功能起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疗效。常见的具体方法有意守穴位法,如意守丹田;意守经络法;意守病灶法等。
3、意守呼吸: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为了使思想安静,呼吸缓慢下来,可采用下列三种呼吸方法:
数息:一面呼吸,一面默数其次数,从一到十,如此周而复始。
随息:意守呼吸出入,不计呼吸次数。
听息:仔细倾听自己呼吸的声音。
4、意守默念字句:注意呼吸的同时默念字句,如吸气时念“静”,呼气时念“松”(或念类似的字句)。这是给自己一种良性暗示,起安静放松的作用。
5、意守某种外界景物:注意外界环境某一景物,如花朵、绿树、天空等。
内守部位虽多,但大多以守丹田为主。另外,还可以根据病情而意守命门、足三里、涌泉等处。如肾虚命门火衰,可选守命门穴;脾胃虚弱,完谷不化者,可选守足三里;高血压患者,可选守涌泉穴。外守景物,主要是在内守不适应或内守后出现副作用的情况下采用。如果只是为了排除杂念,可以采用简单的“存神”法,使“摄心归一,专其一处,皆可止念”。
此外,以意领气(指感觉)也是运用心念的一种方法,如用心念引导体内暖流在身体前后沿任督二脉周流,或用意领气直接攻疾患处等。
这样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移精变气”,即通过转移、改变精神状态,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患者排遣情思,改易心志,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就像计算机失灵了,如果只是软件坏了,“移精变气”,重新安装软件系统即可。
责编:张宝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