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2期

今日打响保“胃”战

作者:柳 林




  我们常说的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等。
  急性胃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所以最为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抗菌素治疗,病来的急好的也快。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渗出性胃炎、隆起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等慢性胃炎病程长,患者体质一般较差,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加强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非常重要,可选用下列疗法中的一种坚持习练。
  
  ■肠胃操保肠胃健康■
  
  我患有慢性肠胃炎,时不时发作。朋友教我一套肠胃保健操,并告之坚持锻炼必有奇效。将近三年下来,我持之以恒地锻炼,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肠胃病早已不发了,平时连伤风感冒也很少染身。
  肠胃操做起来并不复杂,而且随处可练,动作如下:
  准备:端立,两腿分开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开始:左手平端腹下,手心向上,随着慢慢吸气,手缓缓沿腹胸中线上升,至过头顶,手开始翻掌,缓缓向左侧转,并开始呼气,至手臂向左伸直手心完全向下,并继续缓缓下降至自然下垂处。然后换右手,动作与左手相同,共做32次。
  导引:动作和呼吸与开始动作相似,两手平端,指尖相对,同时由腹下缓缓上升,至过顶向两侧分,下降至自然下垂处,反复做16次。
  冲拳:预备姿势同开始动作。开始:半蹲,两拳眼相对放于胸正中,右拳突然向正前方平冲,冲后拳回原处,再冲左拳。两拳交冲16次。
  转腰:双手叉腰,两腿分开,顺时针转腰4次,逆时针转腰4次。
  揉腹:双腿分开直立,双手平掌相叠,捂于肚脐处,先顺时针揉,再逆时针揉,各揉8次。
  五捶:双腿分开直立,双手交替捶胸部左右上角,各8次;交替捶肩各8次;双手用拳背同时捶背部,由上而下次数不限;然后沿臀部往下捶至两大腿、两小腿,再回臀部往下捶,反复4次。
  弯腰:双腿分开直立,向前弯腰,双手摸左脚尖两次、右脚尖两次,然后直腰,重复做4次。
  举臂后看:双腿分开直立,左臂往身后藏,同时右臂上举并向左回头看右脚跟;然后右臂后藏,左臂上举,右转头看左脚跟,重复8次。
  呼吸调引:双腿并拢直立,脚呈八字,双手心向上,平展腹下,指尖相对,沿腹胸中线上行吸气,至颈项部翻掌向下呼气,反复8次。
  注意事项:一,每节操可自定节拍,数出一二三四……二,每节操要求呼吸有规律,动作要缓慢柔和;三,最好在静处做操,消除外界干扰;四,饭前后一小时内,不宜做操。(慕容萍)
  
  ■慢性胃炎自疗按摩妙法■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用自我按摩治疗慢性胃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无副作用。现将按摩方法介绍如下。
  1、取仰卧位,双手四指并拢,指尖放在中脘穴部,顺着呼吸适当用力徐徐下压,约10次呼吸之后,再慢慢抬起,如此反复,至2分钟。中脘穴在肚脐正中直上四寸,心口窝上边正中(即胸骨体下端)到肚脐正中的二分之一处。“腑会中脘”,即中脘穴为六腑经气(气血运行的推动力)会集之所,故首先按摩中脘穴,气血容易流通,疗效速而力量雄。按摩此穴能调理中气、健脾利湿、和胃降逆、疏肝宁神;治疗胃痛、腹胀、呃逆、呕吐、反胃吞酸、消化不良及急慢性胃炎等症。
  2、用双手食指罗纹面同时按揉两侧足三里穴1至2分钟。此穴在外膝眼直下三寸(约四横指),距胫骨约一横指处。足三里穴是全身性强壮要穴,又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所以,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动并促使胃经的气血运行,不仅能理脾胃、调中气、和肠消滞、疏风化湿,治疗胃痛、腹痛、急慢性胃肠炎等疾病,且有扶正培元、祛邪防病、强身健体之功效。
  3、用拇指罗纹面先后按揉两侧内关穴各1~2分钟。此穴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内关穴能清包络、疏三焦、宁神和胃、宽胸理气;不但治疗心胸疾患,而且能治疗胃胀、胃痛等胃部疾患。
  
  ■胃病按摩疗法■
  
  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腹宜常摩,可祛百病。”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这对老年人尤其需要。揉法可选择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胃炎的足部按摩保健■
  
  胃炎自疗保健法要按反射区——太阳神经丛、肾上腺(消炎)、胃、十二指肠、胰脏、肝胆、胸部淋巴腺、上身淋巴腺、泌尿系统。
  加强按摩部位:肾上腺、十二指肠、胰脏、肝胆。
  1.太阳神经丛:位于双脚脚底二三趾脚掌骨关节下方,肾脏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凹陷的感觉。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下扣按摩。
  2.肾上腺:在太阳神精丛下方的最深处,肾脏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小洞向下陷的感觉,肾上腺是脚底最深凹处,是一个比较难找的反射区。按摩时是找到凹陷的地方时,一压一放的方式按摩。
  3.胃:在双脚大脚趾下方第一骨头下方的凹陷处。请注意左脚按摩方向是由外往内,右脚按摩方向是由内往外。
  4.胰脏:在双脚脚底内侧胃的下方,触摸时有微凸颗粒的感觉。请注意左脚按摩方向是由外往内,右脚按摩方向是由内往外。
  5.十二指肠:位于双脚脚底内侧胰脏下方与膀胱反射区上方,用手触摸时会有凹陷的感觉。请注意左脚按摩方向是由内往外,右脚按摩方向是由外往内。
  6.肝胆:位于右脚脚底一半上方与三四趾脚掌关节下方是肝反射区。另用手触摸时有一长条凹陷的沟是胆的反射区。按摩方向是由上往下方向按摩。
  7.胸部淋巴腺:是淋巴腺总开关,位于双脚脚背大拇趾与食趾之间凹陷处。按摩方向是由外侧往脚后跟方向推。淋巴腺中的淋巴液在人体中负责血管与血管连系,也能在肠内吸脂肪和运送脂肪,淋巴球更能吞噬细菌,增强抵抗力。
  8.上身淋巴腺:位于脚背双脚内侧,踝关节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凹陷的感觉。按摩时要从外侧往内侧方向推。按摩上身淋巴腺对肚脐以上器官所有炎症均可达到消炎止痛效果。
  
  ■指颤按摩治疗胃痛■
  
  我的好几位远亲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腹痛腹胀等疾病,由于胃脘疼痛频繁发作,并常嗳气、反酸、恶心、呕吐,故体型消瘦,非常痛苦。于是,他们向家父求医,家父给他们吃自己炒制的药,虽然胃痛暂时得到了控制,但过了一段时间仍会发作。后来,家父给他们介绍了一种能治胃病的指颤自我按摩方法,终于解决了他们的胃痛。具体方法如下:
  预感胃痛即将发作时,可平躺于床上,腹部放松,手指稍微弯曲并使指尖布于同一平面,轻贴于腹部,上下颤动,如鸟啄之势,颤动频率以每秒3至4次为宜,用力应均匀柔和。
  可以从上腹部开始,由剑突下缓缓下行,至脐部,来回往复移动,左右手可轮换交替进行。如此颤动10余分钟(短者仅几分钟),便可听到肠鸣音,即腹内矢气下行并排出,表明已达到治疗效果。
  指颤按摩可改善交感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增强血液与淋巴的循环,疏通气血郁滞,促进胃肠蠕动,故对消除胃脘疼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