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2期
《菜根谭》教给的养生智慧
作者:路永照
前集OO五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释义]
要多听听那些表面上让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劝告的话,也多考虑让自己不愉快的事,这是进一步修养自己道德、反省自己的基石。如果生活中每句话、每件事都那么顺心,那相当于把自己埋在毒药中了。
古人说“忠言逆耳”、“兼听则明”,其实,生活中的他人正是我们行为的一面镜子。多听听负面的评价,虽初感到不快,但认真思考下来,往往有很大裨益,如果能对逆耳之言,甘之若饴,则属修为有一定境地了。
古来的圣贤,往往不是成就于愉悦之中,反而是成就于在忧患之中的。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致,是吾忧也。”(《论语-述而》)所以他一生栖栖遑遑,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见解,多次遭遇危险境地,厄于陈、蔡,困于匡、卫。然而这样的忧患,却与精神的安宁不相矛盾,因为他的忧患是天下的,而不是他自己。《论语•述而》中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意思说,孔子闲居之时,舒坦而适意。所以他忧的是天下苍生,乐的是平淡人生。在这样的矛盾中,人生的价值得到了升华。
[养生提示]
《养性延命录》教诫篇第一(节选)
“《混元道德经》曰:出生(谓情欲出于五内,魂定魄、静,故生也)入死(谓情欲入於胸臆,精散神惑,故死也)。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言生死之类,各十有三,谓之九窍而四关也。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不妄施。其死也,反是),人之生世,动皆之死地十有三(人欲求生,动作反之,十有三之死地)。夫何故?以其求生之厚也(所以动之死地者,以其求生之活之太厚也。远道反夭,妄行失纪)。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以其不犯上,十有三之死地也)。”
[原文]
前集OO六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风光,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释义]
在狂风暴雨的日子中,飞禽走兽都会感到忧伤而惶惶不安;而天气平和而澄明的时候,草木也会充满欣欣向荣的生机。从这些自然现象可以看出,天地间不能一天没有祥和安宁之气,人的心中不能一天没有愉快喜悦的心情。
“和”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哲学观念。如今,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这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赋予了“和”以新的时代内涵,是顺人心,顺时势的。
“和”是指对立双方达到一种统一和平衡。这包括的很广,既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的行为与内心的和谐,还指人的一种行为准则。《中庸》中说“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和谐,却不随波逐流。早在《国语•郑伯》中就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周史伯认为不同的东西要融合才能使事物得以产生,而相同的东西的“和”若归于同一,则一事无成。《论语•学而》中孔子的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说礼的作用在于指引人恰当地处理社会关系,创造和谐、和睦的环境。
《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的作品,书中强调无论是自身修养心性、读书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应力争做一个宁静淡泊的人,做一个厚道的人,都应该“和”。如书中第40条:“气性不平和,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这是指人应做到本性上的和,才能在学问、事业上有可取之处。第65条:“和平处事,勿矫俗以为高;正直居心,勿设机以为智。”这是指人的相互交往时,应以和为贵,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谊。
[养生提示]
“和”对于养生关系极大。从养生的角度去观照,可以有两大侧重点,一是祥和,二是平衡。这里我们谈一下后者。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人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不仅代表了生命运动的某种特定方向的存在,这一情绪更是生命的全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调和精神活动,使之不过重偏于七情之任何一方,对整个机体的平衡非常关键。《吕氏春秋》中说:“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之所以异也,得其情也。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生死存亡之本也。”
平衡不仅是运动的结果,还须通过运动来维系。当各种欲望炽烈时,应通过自我反省来恢复平静。当思想消极郁闷时,应通过积极生活来振奋精神。当焦虑不堪时,应通过适当方式使情感得以抒发。
心灵平衡是一种运动,是一种符合心理目标的协同运动。心灵同肉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简单的心理活动都伴随着肉体的生命活动。生命的整体性体现在生命的每一部分都在向生命的其他部分施加影响,而人日常中发生最多、影响最甚的是情绪,最易见效的调整也莫过于精神的调整。在生命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中,每一次循环都是一定的积累。有意识地做,生命的动态平衡就在那个过程中不断被培育。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通过情绪的调整来实现身心的平衡是根本的调理,这是符合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自然法则的。平衡需要人有意识地来维护,这也是一种干预机制。
责编:曹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