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猝死的急救与预防
作者:蒋 文
有数据表明,近年来猝死的人数正在不断地攀升,并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而心脏骤停也已经成为导致猝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所谓心脏骤停是说心脏这个泵,血打不出去了。它80%是由于心室颤动——心脏哆嗦,跳动没有规律导致的,特型演员古月就是心脏骤停,因未能及时施救并最终猝死的。
有专家介绍:“一旦倒地,除颤是最重要的,它是救治的最主要的途径。除颤的过程,一般来说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每耽误一分钟,生存率就会降低10%,除颤越早,救治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谓除颤,其实就是利用外部的一个高压电流,嘭地一下把在心脏中发生暴乱的所有细胞都打趴下,停下来。然后谁起来谁就是总司令,重新开始指挥。带着整班人马,一声令下,又开始有规律地跳动。形象地说,这就是除颤。
由于除颤在挽救猝死者中的重要作用,国外于是率先发明了AED,也就是公众除颤技术(机器),这是医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创造的征服猝死的一把利剑——如果公共场合配备AED,而人们也能够很好地应用AED的话,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猝死的救活率。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我国也正在从事国产AED的研制与使用培训,并且为了迎接奥运会,还在首都国际机场和奥运场馆、运动员驻地安装了数百台AED。
不过,要让挽救走向公众的话,则必须推动AED的普及。而要推动AED的普及与培训,则又要先推动法律。因为,根据国内的一些规定,AED仅限于医务人员使用,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很难达到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复苏委员会(ERC)所提出的要求:医院以内发生的急性心脏骤停要在3分钟内除颤,医院以外须在5分钟内除颤,而医务人员则很可能在5分钟内赶不到现场。所以,如果法律不改变,而仍强调只有医务人员才能使用AED的话,那么,AED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摆设。
话又说回来,利用AED施救主要是针对他人,相对于自己而言,预防是对付猝死最好的也是你唯一能做的事。
二.预防猝死话“药功”
现在,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虽然也经常参加运动,并且也无自觉的疾病症状,但是他们中部分的人却可能正是隐匿型冠心病患者(心脏性猝死75%源于冠心病),他们在运动中猝死的几率就比较大。可以说,猝死实际离我们很近。
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运动可降低猝死发生率。不经常运动的人,运动中心脏骤停的危险与其他时间相比要大56倍,而经常参加运动的人,运动中猝死危险只比平常大5倍。另有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心脏骤停的危险只有静坐工作者的40%,这就是说经常进行中、小强度的运动,对预防猝死有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西医的长处在于防疫、诊断、手术和抢救方面,而中医则于养生与预防疾病方面有高招。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中颇多“预防为主,调控结果”的思想,比如,《内经》说“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腕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我就经常强调:解惑惟读古书,养生必修道术,不能倡者不以其道,致使养生反成戕生,要开展科学的运动,做到道律身心,合道而行,运动结束时最好能够留有余力,留有余兴。
我主张用中华内家武艺来预防各种猝死。比如人们可以通过练大成拳站桩,心意24把,以及神虎术的各种基本功等来预防。只是这些功夫都需要老师随时指点,人们自学与学练也有一定难度,缘此,所以我更倾向于向人们推广自然门中的精华,“练精化气法”与“五神修炼法”来预防猝死和实现养生。
“练精化气法”的真诀是:卧式、口闭、目闭,以两手食指塞两耳孔,不可太轻,不可太重,以不透气为旨。有时由鼻出气一口,觉气微微直达涌泉,吸气上来不要管它,如觉气不顺,如此一二口,此后即是自然呼吸,意微存小腹,二三分钟后,觉口内生津,咽下就是,三四分钟,觉输尿管紧缩,十分舒适。不想练习时,就可以放下双手安睡。睡前、起前,中夜醒时,均可练习。
“五神修炼法”的真诀是:仰卧,先空咽两小口气,然后用左手按顺时针按摩右胸50圈,以右手按逆时针按摩左胸50圈。再接着以左手按顺时针按摩右腹50圈,以右手按逆时针按摩左腹50圈,最后,左右手交替由上向下按摩任脉共100下。此法按摩运动五脏六腑,属内壮外强之功,俗称“达摩内功”。久练可开发、激发腹部能量以驱除疾病,做到精神、心灵和肉体三者的高度统一,具有卓越地适应与抵抗内外压力的功能。
而以我自己多年的体会来看,我认为这两种方法,便于自学,易于坚持,因为这两种方法可以全练,也可以单练,而且都是以睡前、起床前练习为主,只要坚持一阶段,习惯即可成自然。不过全练的话,睡前可先练“五神修炼法”,后练“练精化气法”。起床前练习的话,可先练“练精化气法”,后练“五神修炼法”, “练精化气法”每次可练3—5分钟,也可练5—8分钟即可,而“五神修炼法”的按摩,在熟练后每个部位可增至100圈。
如此练习,猝死自可得到有效预防,而绝大部分的疾病也可不药而愈!故此类功法在一些前辈那里又被称之为“药功”。
(地址:317000 浙江省台州中学299号)
责编:曹革林lansheng1234@sina.com